手機蘭州新聞網(wǎng)

首頁| 蘭州| 新聞| 政務| 房產(chǎn)| 旅游| 汽車| 教育| 財經(jīng)|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業(yè)| 企業(yè)| 蘭州日報| 蘭州晚報| 全媒體矩陣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新聞中心>蘭州新聞> 正文

戰(zhàn)“疫”在一線——蘭州中川國際機場戰(zhàn)“疫”紀實

2021-10-30 20:21:58 智能朗讀:

金秋十月,本是收獲的季節(jié),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城市的節(jié)奏。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甘肅省民航機場集團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民航局工作部署,緊緊圍繞“內(nèi)防反彈和擴散、外防輸入和輸出”防疫策略,堅持不存一絲僥幸、不松一扣責任、不缺一個環(huán)節(jié)、不漏一名人員、不降一分標準、不慢一拍節(jié)奏、不留一處風險、不忘一刻擔當?shù)摹鞍藗€一”防控措施,常態(tài)防控、閉環(huán)管控、內(nèi)部嚴控、精準調(diào)控,筑牢了甘肅省疫情防控的空中防線。

記者深入蘭州中川國際機場,親身感受戰(zhàn)“疫”下的機場為旅客溫暖服務、平安出行的幾個細節(jié)……

10月29日,記者驅(qū)車蘭州中川國際機場采訪,映入眼簾的是T2航站樓前,身穿防護隔離服的工作人員引導旅客進入蛇形曲線通道。6名工作人員分三組逐一檢查旅客的“甘肅健康碼”、行程卡和24小時核酸證明。

按照機場防疫要求,急救中心醫(yī)務人員協(xié)助記者在航站樓外穿好防護服。

進入航站樓四號門,旅客經(jīng)過閘機刷身份證、人臉自動識別通道,自動紅外線遠距離測溫,對人身、行李物品防暴檢測后進入航站樓。

“尊敬的各位旅客,根據(jù)疫情防控最新要求,凡出港旅客必須持有24小時內(nèi)核酸檢驗陰性報告,請您帶好口罩、間隔1米,配合查驗。謝謝!”航站樓內(nèi)廣播在不間斷播報。

身著“小紅幫您”紅馬夾的機場工作人員有序引導旅客進入值機島,提醒旅客一米距離排隊,戴好口罩,并幫助老年旅客提行李。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行動不便的旅客張先生剛剛進入航站樓,“紅馬夾”便熱情地迎了上去,立刻將輪椅推到了他面前。張先生不好意思,連連擺手,“可以堅持,不需要了?!苯?jīng)“紅馬夾”介紹服務都是免費的,他才安心地坐上了輪椅。

在機場問詢臺前,往常在銀行大廳里辦理業(yè)務的玻璃幕墻也成了機場的一道風景。內(nèi)外互動廣播成了旅客和工作人員之間的連心橋,盡管人被玻璃幕隔開了,但工作人員熱情耐心的服務沒有絲毫減弱。記者現(xiàn)場看到,旅客由于沒接到航班取消信息,到機場后才發(fā)現(xiàn)航班臨時取消,非常生氣?!靶〖t幫您”班組的何萌萌和她的同事,一邊勸慰和安撫旅客別著急,一邊和航空公司取得聯(lián)系,及時協(xié)助旅客退改簽,幫助旅客順利完成出行。

剛剛還有情緒的旅客,對何萌萌和她的同事們服務很滿意。他說:“疫情當前,大家都能理解,為民航的“紅馬夾”點贊?!?/p>

何萌萌告訴記者,疫情期間,機場航班銳減,但“小紅幫您”的服務沒有減,每天每班要堅守9小時以上。

在值機柜臺,旅客與工作人員之間也增加了一道小小的玻璃幕墻,旅客有序排隊值機,托運行李。值機柜臺上,也放置了消毒凝膠瓶。

記者看到,工作人員仔細核對旅客身份證信息、核酸證明和健康碼后,幫旅客打印登機牌,辦理行李托運。遞登機牌后,提醒隨旅客用凝膠消毒。

在現(xiàn)場維持一米間距的李玉紅告訴記者,疫情來臨,千萬不敢掉以輕心,要確保旅客和工作人員不交叉感染,是他們的頭等責任,防控措施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落實落細。

為了配合疫情防控無死角,機場自助值機辦理系統(tǒng)全部暫停服務,防止旅客自行辦理,從源頭上查漏補缺;地面服務“經(jīng)蘭飛、無憂行”中轉(zhuǎn)業(yè)務全面取消。

在登機口,記者看到兩名工作人員分別對排隊進入登機口的旅客再次查驗24小時核酸和健康碼。李玉紅說:“值機崗位與登機口崗位分別查驗旅客核酸檢測報告,嚴格做到“堅決不漏過,堅持不放過”,以“寧聽罵聲不聽哭聲”的原則嚴查每一位出省旅客?!?/p>

一對成都老夫婦,感動地說:“孩子們太辛苦了,從進機場到登機光手消就做了6次,他們的服務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身披“雷鋒安檢”綬帶的工作人員把旅客引導進安檢通道,驗證后提醒旅客手消。進入安檢通道,行李物品經(jīng)過X光機檢查后,對存疑行李開包檢查。人身檢查還需要旅客再次摘下口罩確認,360度移位檢查服務,安檢員在每個旅客面前都必須有兩次深蹲膝。

特殊時期,是不是可以不用摘口罩?安檢員告訴記者,這是標準,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減程序,再危險也得檢查。

一撥旅客檢查完畢后,工作人員立即對安檢通道和設備進行全方位消殺,用酒精消毒濕巾對安檢設備全面消毒。

在民航物流安檢通道,工作人員對所有貨物進行防暴檢測后才允許進入安檢通道,不論大小貨物都和人身行李一樣認真仔細進行檢驗,并通過X光機檢查后才能進入貨倉。

趙斌告訴記者,疫情當下,安檢員必須做到一驗一消、一檢一消、一開一消,每工作1小對通道崗位進行全面消殺。

“雷鋒安檢”是蘭州機場打造的以賡續(xù)雷鋒精神為傳人,想方設法服務旅客,用釘子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品牌。在特殊時期的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安檢員們沖鋒在前,為旅客提供優(yōu)質(zhì)便捷的服務。

在機場消防護衛(wèi)部會議室里,記者看到,急救中心工作人員對駐場各單位及公司各部(站)疫情防控專員進行防護服穿脫流程及個人洗消培訓。培訓結(jié)束后組織理論和實操考核,所有參訓人員均掌握了防護服穿脫技能,考核合格。

田玉成告訴記者,航班量減少,急救中心組織機場及駐場單位進行疫情防控知識和機場消毒規(guī)范化處置流程培訓,這也是近一段時間來組織的第五次防護服穿脫培訓。

連日來,急救中心全員上崗,對入境30天內(nèi)解除集中隔離旅客移交新區(qū)衛(wèi)健委、旅客居住地的疾控部門或社區(qū)進一步管控;對額濟納旗、北京、張掖、哈爾濱中高風險區(qū)旅居史旅客的排查,確保不漏一人,并協(xié)調(diào)轉(zhuǎn)送;對發(fā)熱旅客、黃碼中風險、黃碼風險城市漫入、黃碼未做第一次核酸、紅碼密接人員、紅碼高風險人員特殊旅客排查和移交,還負責機場第三針疫苗的接種、核酸采樣點的布置、中高風險區(qū)排查點的布置和日常管理,機場10個臨時留觀室方艙的每日檢查等工作。

急救中心閆喜柱告訴記者,每天必須落實“必問健康狀況、必問體溫數(shù)據(jù)、必問核酸檢測;必查健康碼、必查行程碼、必查個人防護;必講防疫知識、必講崗位防疫職責、必講疫情特情處置”的“三必問、三必查、三必講”。

在航站樓里,隨處可見身著藍色工裝的民航物業(yè)清潔工頻繁穿梭在旅客中間,她們是航站樓里的“美容師”。衛(wèi)生間、電梯間、小推車、垃圾桶、座椅邊都是清潔工必須堅守的工作崗位。他們的職責是伴隨保障、清潔擦拭、預防消毒。

記者駐足觀察,旅客剛剛起身,清潔工隨即將旅客坐過的登子進行擦拭消毒。一天不停的工作8個小時,特殊時期需要加班工作12個小時,問她們“累不累?”,她們則毫無怨言“累也沒辦法,為抗疫盡點力吧”“特殊時期,來不得半點馬虎”。

走進衛(wèi)生間,記者看到清潔工大哥反復消毒擦拭,旅客使用便池后,就要立即消毒。這是民航物業(yè)公司對他們的基本要求,早晨5:00上班就沒有離開過崗位。他說:“我的崗位就是衛(wèi)生間,為旅客提供衛(wèi)生安全的環(huán)境是我的責任”。

普普通通的工作,樸實無華的語言,干凈舒適的航站樓、潔凈無垢的衛(wèi)生間、明亮如新的電梯、一塵不染的坐椅是每一位保潔員用心呵護的果實,旅客在候機樓的舒適體驗和對他們工作的認可是最大的安慰。

華燈初上,剛剛送走最后一架航班。民航物業(yè)就開始啟動對航站樓“無死角、無盲區(qū)、全覆蓋”的全面預防性消殺。12名彌霧機操作手對航站樓地面、座椅、隔離帶、飲水機、垃圾桶、衛(wèi)生間等公共設施設備進行全面消殺。

民航物業(yè)公司機場事業(yè)部副經(jīng)理火存興帶領大家一個區(qū)域一個區(qū)域的進行地毯式消殺,每一個人都全神貫注、一絲不茍,他告訴記者,從消殺、清洗、擦拭整個一套流程下來,30余人基本上需要3-4個小時。

在蘭州機場,到處都能看到青年示范崗,黨員示范崗。共產(chǎn)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特殊時期他們堅守崗位,叫響了”疫情不退我不休“的豪邁誓言。

疫情面前,民航人與南來北往的旅客近距離接觸,成了防疫的高危職業(yè)。但每個人心中“為人民服務”的信念不動搖。

航站樓外工作人員認真仔細核對信息在寒風一站就是10個小時。他們的職責是檢查健康碼和24小時核酸。早晨5點上班,航后才能結(jié)束。深秋的中川,天氣一天天降溫,身著防護服的安檢員,按照一檢一消標準,每檢查一名旅客就要用凝膠進行消毒,盡管隔著橡膠手套,但凝膠與空氣接觸后,戴著橡膠手套的手更冷了。唯有靠挪動身體跺跺腳讓身體暖和一點。因為他們知道,這是出省的最后一道防控關卡,絕不能有任何閃失。

堅守崗位的醫(yī)護人員更是前沿的前沿,王成、閆喜柱、武學靖、趙麗就是他們的代表。每個人心中神圣的信念就是付出再多,也絕不能讓疫情從他們手中漏過。

疫情突發(fā),使得好多外地來蘭旅游的老年人需要進行排查,在等待轉(zhuǎn)送的過程中,醫(yī)務人員為了讓旅客既安全又溫暖,打開空調(diào),讓旅客進入方艙安心等待移交。而他們身著防護服在汗水浸濕后,寒風吹來,冰涼似鐵。送來餐食,他們先分給旅客,可有誰知道,醫(yī)務人員也已是長達十多小時滴水未進了。旅客們焦急,情緒激動,他們還要耐心解釋安撫??捎姓l知道他們的父母也在家焦急等待,甚至臥病在床;他們的兒女只能由年邁的父母帶著排著長隊等待核酸檢測……

王成告訴記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每一次電話響起,他們都會義無反顧地沖向一線。因為他們是白衣戰(zhàn)士。

作為民航醫(yī)務工作者,從機場放出去一個確診患者,對不起全國人民,放進來一個確診患者對不起甘肅人民。在所有員工的努力下,機場做到了常態(tài)化消殺全覆蓋,公共區(qū)域常態(tài)化消殺無死角,服務觸點手部消毒無盲點,員工全部按標準佩戴和使用防護用具,實行一服務一消殺、一檢查一消殺,堅決杜絕疫情在機場傳播。

閆喜柱告訴記者,作為共產(chǎn)黨員,必須發(fā)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只要按照已經(jīng)總結(jié)的成功抗疫經(jīng)驗一步步去做,肯定就能取得疫情防控的勝利。

事實上,蘭州機場急救中心一直堅守在甘肅省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一線,但這一輪新的疫情,又使這些一直堅守在防控一線的醫(yī)務工作者高速運轉(zhuǎn)起來。中高風險航班的排查,入境人員的無縫對接,紅黃碼旅客的管控,密接、次密接的精準管理……都在他們緊張而有序的排查中得到準確管控。

安檢員姚敏是安檢站旅檢二室內(nèi)勤,丈夫王星皓是特檢員。新一輪疫情到來,響應機場號召,所有職工不回家,就地備勤,新婚的他們,只能住在各自的集體宿舍里。姚敏每天的工作是統(tǒng)計資料,上傳下達,而丈夫王星皓承擔單位物資發(fā)放和防護用品配備,盡管在一個單位,一天也不能在一起。工作期間,偶爾會面也只能是匆匆而過,打個招呼相互提醒,注意防護。

姚敏說:“疫情面前,我們體會最深,雖然也有擔心,但是只要按照標準做好防護和場地消毒,就一定會安全。身處民航防疫一線的我們,只有自已做到位,才能保障旅客安全,也才能為機場疫情防控盡一份綿薄之力?!?br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type: none;"/>

走進安檢站休息室,剛剛換班吃飯的李燕琴邊吃方便面邊和孩子視頻連線。“媽媽,你怎么還不回來???我都想你和爸爸了。”“媽媽這幾天單位忙,過些日子回來陪你去游樂園。好好聽奶奶話,別淘氣”。

李燕琴的丈夫宗文翔是安檢調(diào)度員。疫情以來,十幾天沒回家,3歲的小孩只能委托老人照看。丈夫從事的是安檢設施設備運行保障工作和任務指令發(fā)布,出現(xiàn)人員高峰期還要對監(jiān)護現(xiàn)場補位。李燕琴邊擦眼淚邊說,兩口子住在機場的宿舍里面,想孩子了就發(fā)個視頻,看到孩子快樂,我們工作再辛苦也愿意。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疫情能快點結(jié)束,早日與家人團聚。

同是安檢員的李昱東,負責境外航班和往返蘭州的中高風險地區(qū)航班的監(jiān)護工作。疫情以來,安檢站成立了黨員先鋒突擊隊,李昱東和其他3名黨員積極請戰(zhàn),承擔起了執(zhí)行國際航班和中高風險航班的保障任務。平均年齡不到26歲的他們,向疫魔發(fā)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沖鋒,僅8月份以來,就圓滿完成保障中高風險航班370余架次。

當記者問到:“疫情兇險,你們的工作與旅客近距離接觸,你們怕嗎?”“不怕是假的,我們不干誰來干,因為我們是共產(chǎn)黨員。只要嚴格按照防護標準做,相信不會有事的?!彼麄兌紙远ǖ恼f。

“小紅幫您”班組的工作人員來回穿梭在旅客中間,“一點紅”成了航站樓里一道靚麗的風景,問詢引導、幫助因疫情不能正常出行的旅客、協(xié)助老年人搬運行李、查驗健康碼、提醒一米線、隨時手消……

“怕不怕?“怕。為了疫情早日結(jié)束,為了旅客平安出行,我們的付出算不了什么?!?/p>

據(jù)了解,他們當中,有一群人,在疫情來臨時,主動放棄休假,走上工作崗位;有的主動承擔疫情期間的值班,讓年齡大的,有孩子的,身體不舒服的回宿舍休息;還有的主動申請到最前沿的崗位、最危險的地方工作,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偉大的抗疫精神。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疫情不退,我不退”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也是深耕在每一個民航人心中的執(zhí)念,他們不懼風雨,也不畏戰(zhàn)斗。他們堅信:只要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就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

來源: 愛民航

關閉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免费,婷婷五月天久久中文,亚欧无码vs在线观看,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