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餐熱飯”傳遞一份溫度 蘭州日報愛心行動不間斷有力度


傳遞溫暖亦被溫暖著,記錄新聞亦被新聞中的故事感動著。10月31日,是蘭州日報“一餐熱飯”愛心行動的第四天。當天將240份飯送到了抗疫一線,夾沙、丸子、雞塊、紅燒肉……足料的蘭州特色燴菜讓大家暖胃也暖心,一線工作人員們直呼“攢勁”!
上午11點,愛心車隊和愛心餐集結完畢,大家前往今天“一餐熱飯”的各個送餐點。愛心車車主劉武昌是在蘭州的武漢人,2020年武漢疫情發(fā)生時,他當時正在武漢,也參與過武漢一線的志愿者工作。這一次他不但向我們的活動捐贈了愛心款,還積極參與到了愛心運送的過程中。劉武昌說:“我們武漢度過的那76天記憶猶新,當時大家是怎么幫助我們的,我們就想著怎么回饋大家!”簡單的言語,卻讓人瞬間破防……眾志成城,同心抗疫,每個人都和蘭州同在,不管他來自哪里!
在火車站街道車站社區(qū)的卡口點,記者將20份熱飯送到了一線工作人員手中?!俺弥鵁岷?,大家趕緊吃!別涼了……”送餐的志愿者溫耀禹一邊送飯一邊對大家說道,溫耀禹是“蘭州好人”,在很多公益活動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爸x謝你們,真的覺得好暖!”社區(qū)書記孟霞對記者說。匆匆告別,送餐小分隊趕忙趕往下一個點,就是希望快速到達之前還能讓飯菜熱乎著。
記者把飯送到在紅山根東路東風家園卡口點時,社區(qū)的工作人員騎著送貨小能手“三馬子”等著來轉送?!拔覀冞@個‘三馬子’這幾天可派上了大用場,送物資全靠 它!”一位社區(qū)工作人員笑著對記者說。為了疫情防控的要求,我們送餐小分隊也是盡量采取這樣部分“隔空”傳送的方式,以便送達更快捷、更安全。
這幾天因為小區(qū)和部分路段的管控要求,原本按照導航走的路走不通了。當我們前往紅山根西村附近的送餐點時,因為卡口封閉不知道如何去走?!澳銈冊谠氐戎襾斫幽銈?!”干脆利落的言語,電話那頭是紅西村社區(qū)書記袁寧晨。不一會兒,迎面騎著電動車的袁書記“疾馳”而來。“跟著我……”雷厲風行的言語間,電動車已經行駛了出去,我們的送餐車跟在后面,看著這個年輕的,有些瘦小的女孩子疾馳的身影,記者突然淚目……在抗疫一線,有多少如此可愛的社區(qū)書記,他們作為社區(qū)大“管家”,舍小家顧大家,和社區(qū)一線的團隊為大家事無巨細地做好疫情防控中的每個細節(jié)。
“飯來了,大家趕緊吃……”在紅西村社區(qū)內卡口點,志愿者和社區(qū)工作人員吃著可口熱乎的飯菜、“超好吃”“暖心”“謝謝你們”“這一餐終于不用吃泡面了……”大家吃著熱乎乎的燴菜,感受著“一餐熱飯”傳遞和聚集的能量,相信在一股股力量的聚集之間,我們一定可以早日戰(zhàn)勝疫情。
高新街道駱駝灘社區(qū)康樂花園和春陽小區(qū)兩個點位是我們另外一個送餐小分隊的目的地。
設計師張震是今天送餐愛心車隊的一員,當下也成了搬運小哥,手腳麻利地分發(fā)午餐。“因為這是特殊時期,我就想著要為一線的、在值勤的志愿者做些什么,盡我的一點微薄之力”,張震說。
來到康樂花園卡口點,記者對值守的工作人員說:“奮戰(zhàn)在一線的你們辛苦了,送了點熱飯給你們吃?!薄胺浅8兄x你們送來熱騰騰的飯菜,保障我們的后勤補給,你們的支持溫暖著每一名一線工作人員的心?!鄙鐓^(qū)工作者梁先生接過愛心餐時說。
在春陽小區(qū)出現(xiàn)了類似的場景,接過熱氣騰騰的飯菜,志愿者們心里暖暖的,他們也為這樣的愛心之舉表達了感謝。志愿者張倩說:“這幾天我們一直堅守在一線,非常感謝這些愛心企業(yè)給我們送來的愛心餐,令我們非常的感動,我們也會繼續(xù)做好下階段的疫情防控工作?!?/p>
“面對疫情,那么多醫(yī)護人員、社區(qū)工作者、志愿者24小時奮戰(zhàn)在防疫一線,他們很辛苦?!睈坌能囮爡侨镎f:“我們只是做了應當做的,想讓他們知道,他們不是孤軍奮戰(zhàn)。他們守護我們,我們守護他們?!逼鋵嵲谶@次“一餐熱飯”的行動中,吳蕊和她的丈夫還捐了行軍床、電暖氣等物質,用實際行動抗擊疫情。
疫情讓平民英雄勇敢顯現(xiàn),勝利不會將每個人的努力隱藏。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全力筑牢疫情防線,每個人都將是抗疫的重要組成部分。相信我們一定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蘭州日報“一餐熱飯”愛心行動也將這樣有溫度的傳遞下去,送上了寒冷里的“一餐熱飯”,更是傳遞一份力量、一份信心。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肖 潔 顏 娜 韓 彤 文/圖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