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蘭州好人”入圍九月“中國好人榜”
11月4日,記者從市文明辦獲悉,近日,中央文明辦發(fā)布2021年9月“中國好人榜”,蘭州市季春暉入選助人為樂類“中國好人”,馬小花入選敬業(yè)奉獻類“中國好人”。
季春暉,女,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qū)政協(xié)委員、區(qū)婦聯(lián)兼職副主席,甘肅明睿心理援助紅十字志愿服務隊隊長。先后獲得“蘭州好人”、“甘肅省最美家庭”、“甘肅省最美紅十字志愿者”等榮譽稱號,2020年獲“2019年度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最美志愿者”榮譽稱號。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而來,季春暉敏銳意識到危機事件中心理干預的重要性。大年初二一早,她就告別病榻上的母親趕回蘭州,4個小時后,一支專業(yè)心理志愿服務隊組建完成。經過專業(yè)培訓,1月29日,“甘肅省紅十字會心理援助熱線”正式開通。她先后接聽熱線電話200多通,累計時長超過3000小時。她還錄制了“疫期心理調適微課”38期,線上聽眾一萬余人次,線下培訓3000多人,對社會大眾情緒疏導和行為引導起到了積極作用。2020年3月,在蘭州市文明辦、民政局等部門的支持下,她帶領團隊開始實施蘭州市城關區(qū)兒童福利“雛菊花”項目,每周組織藝術啟蒙、微心愿圓夢、電影觀摩、家鄉(xiāng)小導游培訓、視力保護行動、健康牙齒計劃、環(huán)保T臺秀等活動;還開通了“雛菊花兒童公益心理咨詢熱線”,開設線上“雛菊心理課”,發(fā)布課程26期;入戶家訪,開展個案咨詢260余人次。在蘭州大學第二醫(yī)院血液科的病房里,季春暉每周都要去看望身患白血病的孩子們,在病房開設手工課、畫畫課、音樂課,每月一期的“團體輔導”活動早已成為孩子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這項活動命名的“天使課堂”項目榮獲第三屆甘肅省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并獲得了全國銅獎。
馬小花,女,1966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qū)七里河小學教師。她創(chuàng)新復式教學法,課例榮獲全國一等獎,讓偏遠農村的每一個孩子都體驗到成長的快樂,為學校節(jié)約了財力人力,并且被省、市、區(qū)各級教育部門推廣應用,讓很多鄉(xiāng)村學校師生受益。獲得“中國好老師”“甘肅省園丁獎”“甘肅省優(yōu)秀教師”“甘肅省骨干教師”等榮譽。
1982年,中師畢業(yè)的馬小花初入校園不久,就開始深入挖掘復式教學的潛在優(yōu)勢。在那個教育資源匱乏、信息閉塞的大山里,每一堂課她都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經過艱辛漫長的9年探索,馬小花對原有復試教學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她將“同向式教學”改為“背向式教學”,排除了兩個班上課時的互相干擾因素;將“同科搭配”改為“異課搭配式教學”,為新授課的時間做了保障;將“一動一靜”改為“多動多靜搭配式”,保證了教與學的互補。經過大膽嘗試、反復實踐,她的復式教學方式走出了深山,走向了全國,她的課榮獲第八次跨省市復式教學協(xié)作研討會評比一等獎。作為甘肅省小數(shù)會理事的馬小花,積極探索有效教學方式,把思維導圖作為教的策略、學的策略,促使學生有意義學習、合作學習和創(chuàng)造性學習。低年級教學中她不但把生活引進課堂,促其“生活化”,而且讓學生帶著數(shù)學走進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數(shù)學,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教學生使用數(shù)學繪本,成為孩子閱讀旅途的點燈人,讓每一位孩子在深入的數(shù)學繪本閱讀中理解數(shù)學的意義。馬小花毫不保留地對年輕教師進行指導和幫帶,通過“給思路、給方法、給點子、給技巧”,做好傳、幫、帶工作,跟馬小花合作過的很多青年教師都挑起了大梁,成為學校的骨干。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魏 婷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wǎng)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并保留"蘭州新聞網(wǎng)"的電頭。如本網(wǎng)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