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駕駛并非“自動駕駛” 提醒廣大車主:安全不能“放手”
伴隨著越來越多新勢力汽車的熱銷,輔助駕駛、智能應用成為一眾新車的最大賣點。智能變道、智能超車、自動上下高速等功能讓消費者心動不已。那么,車主們是怎么看待這些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ǒng)操作的?會不會過度依賴這些輔助功能?在駕校教練和汽車銷售人員看來,又該怎樣正確使用這些智能輔助功能呢?5月9日,記者走進蘭州汽車市場,了解車主和業(yè)內人士對輔助駕駛、智能應用的看法與建議。
車主
不會過度依賴輔助功能
期待人工智能帶來的驚喜
“雖然有定速巡航的功能,但我沒有用過,因為覺得一旦用習慣了,尤其是在路況較好的高速公路上,可能會讓自己犯困。但車道保持功能一直在開啟,因為可以起到警醒作用,更主要是能讓自己時刻注意規(guī)范使用變道車燈?!?年前換了新車的王女士告訴記者,與之前開的車相比,新車多了不少智能輔助功能,“智能輔助功能肯定還是有用,但我目前還是喜歡自己動手,不會過度依賴這些輔助功能。”她笑言,或許過幾年,技術發(fā)展更成熟了,自己可能會有新的想法和選擇。
有著20年駕齡的董先生則表示,他開車上高速時會使用自動輔助駕駛功能,“主要還是在熟悉的道路,而且是在‘固定車道行駛’時,會使用‘定速巡航’?!钡瑫r也表示,即便是使用“定速巡航”等智能輔助駕駛功能時,自己的雙手也不會離開方向盤,“老司機都知道,輔助駕駛系統(tǒng)目前也只是能讓開車的人略微放松一下,并不等于‘自動駕駛’,方向盤把握在自己手中,還是更安全”。
“我的車是今年換的新車,應該有的智能輔助功能可以說都有,像什么智能語音操作、車側盲區(qū)檢測、安全距離報警系統(tǒng)、自動泊車等等,感覺還挺不錯的?!薄?0后”的阿林表示,智能應用可以讓車變得更有趣,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車主避免一些小事故的發(fā)生,比如,開門預警功能可以檢測到側面駛來的汽車或自行車,這樣就可以避免“開門傷人”的事故了,“科技在飛速發(fā)展,各種智能應用也越來越成熟,未來肯定會有無限可能”。
在記者的走訪中,車主們普遍認為,就目前來看,絕大多數(shù)車輛的智能輔助功能只是輔助作用,安全肯定還是掌握在駕駛人員自己的手中。但大家也都表示,當前智能駕駛技術應用車輛已經駛上高速發(fā)展的“快車道”,在安全的前提下,仍然期待人工智能將帶來的更多驚喜。
律師說法
駕駛人員仍是第一責任人
隨著如今智能駕駛系統(tǒng)的不斷升級,人們對于輔助駕駛的期待越來越高。那么,當車輛的控制權交給智能系統(tǒng),事故發(fā)生后,責任應歸誰承擔?
蘭州合睿律師事務所律師許珂表示,有駕駛人的事故,應由駕駛人承擔違法和賠償責任;完全自動駕駛的事故,原則上由車輛所有人、管理人承擔違法和賠償責任。但如果操作人提出由于汽車本身存在質量問題或缺陷導致事故發(fā)生,根據(j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guī)定,消費者可要求車企就車輛質量問題出具鑒定報告,如果車輛存在質檢問題,或者未達到宣傳效果等,可以要求銷售者和車企承擔連帶責任。
去年11月17日,交通運輸部、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發(fā)布《關于開展智能網聯(lián)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其中就明確了“自動駕駛”事故責任判定:車輛在“自動駕駛”系統(tǒng)功能未激活狀態(tài)下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按照現(xiàn)行規(guī)定承擔責任。
可以說,目前來看,每位駕駛人依舊是道路交通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呼吁廣大駕駛人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增強安全意識,共同維護道路交通秩序和安全。
業(yè)內人士
智能駕駛雖好,但一定要正確使用
在大砂坪多家汽車銷售4S店內,記者在多款銷售車輛的用戶手冊中看到,使用輔助駕駛功能,車主的手不能脫離方向盤,且注意力得一直放在駕駛上,隨時準備迅速采取修正措施。此外,還列舉了各種系統(tǒng)可能無法工作的場景,其中就包括可能無法響應靜態(tài)障礙物,比如,無法識別低速或靜止的工程車或清掃車、橫停的事故車、凸出的隔離帶或者水泥墩等,需要車主立即接管車輛。
“雖然在駕照考試中不涉及輔助駕駛的操作,但我們都會在教學中和學員強調不可過度依賴輔助駕駛?,F(xiàn)階段常見的輔助駕駛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包括限速識別、全速自適應巡航、自動跟車、自動泊車等。這些功能可以幫助駕駛員在某些情況下得到一定的休息和放松,但駕駛員仍需負責外圍監(jiān)控,隨時準備接管車輛?!背顷P區(qū)宏盛駕校老師李旭東告訴記者,駕駛員在使用車輛輔助駕駛功能時,仍然需要集中注意力,根據(jù)實際的行車環(huán)境做好應對措施,在相對惡劣的天氣情況和路況下更需提高警惕。
“人工智能哪怕可以識別99.999%,但達不到100%。而往往出事就是那0.001%的不能識別。這是AI的局限性,對于消費者來說,99.99次成功,0.01次失敗,或許就是致命的。所以智駕雖好,但也要正確使用?!碧m州中心某新能源汽車品牌銷售顧問李彤告訴記者。
據(jù)了解,按照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的標準,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可劃分為L0至L5共六個級別,L1至L2為駕駛輔助技術; L3及以上為自動駕駛,但L3在系統(tǒng)發(fā)出請求時,人還可以接管駕駛;L4在絕大部分場景下,車輛可實現(xiàn)自動駕駛,且不需要人類司機干預;L5是在任何場景下,都可以實現(xiàn)自動駕駛,也就是完全自動駕駛。
目前,國內銷售的大多數(shù)車企自動駕駛水平還處于L2水平,也就是自動駕駛輔助階段,駕駛者必須雙手放在方向盤上,并隨時準備接管車輛。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周靖博
責任編輯:王旭偉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