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紛生 “陪伴經濟”火熱,如何走得更遠?
飯搭子、健身搭子、旅游搭子……最近,在年輕群體中流行一種“搭子”式社交,由此也帶火了“陪伴經濟”。
找“搭子”,其實就是找陪伴。比如外出旅游,卻擔心拍不出滿意的照片,可以找一個“拍照搭子”,對方提供“陪拍”服務,主打一個“陪伴+拍照”。
既然是提供服務,就會涉及相關費用。在部分網絡社交平臺,以“陪伴”作為關鍵詞,能檢索到許多相關文案,收費價格不一。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不少陪伴服務是按小時收費,單價多是在幾十元到近千元不等。
“陪伴經濟”為何火熱?需求是決定供給的主要原因。有學者曾將陪伴服務分為兩類,一類是工具型陪伴,如陪學、陪游、陪逛等;另一類是情感型陪伴,如陪聊等。無論哪種,都折射出了人們日益細分化、個性化的社交和情感需求??旃?jié)奏的生活中,一些人會感到孤獨和壓力,“陪伴經濟”提供的服務能夠填上“缺口”,帶來幫助或是慰藉。
互聯(lián)網的普及,也為“陪伴經濟”提供了更多便利。通過網絡平臺,人們可以及時將自己的需求信息發(fā)布出去,更輕松地找到陪伴服務;愿意提供陪伴服務的人員,也能夠更加便捷地“出租”自己的閑暇時間、技能和經驗,獲取報酬。
作為一種新興的消費模式,“陪伴經濟”可以為就業(yè)者提供靈活的就業(yè)機會,解決消費者的實際生活需求,但也不乏一些問題。以新近走紅的“陪拍”為例,有的服務提供方是“小作坊”式的經營,消費者如同“開盲盒”。還有些陪伴服務內容缺少有效保障,反饋體系也有待完善,買賣雙方多是靠口頭約定,“一錘子買賣”談價格,缺乏明晰的規(guī)則制約。
對于合法合規(guī)的“陪伴經濟”,全社會不妨抱著寬容的態(tài)度,把市場能解決的問題交還給市場;對于以“找搭子”之名進行違法勾當?shù)男袨?,必須堅決打擊;對于潛藏的風險隱患,也應積極對癥下藥、尋求破解之策。
人們常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正是“陪伴經濟”的真諦所在。讓“陪伴”更加長情,讓“陪伴經濟”持續(xù)火熱、走得長遠,還需要在提高服務質量、規(guī)范市場秩序、保障消費者權益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如此,才能惠及更多消費者和從業(yè)者。
據(jù)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旭偉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