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黃河之濱昨夜聆聽敦煌 譚盾音樂巨制《敦煌·慈悲頌》震撼亮相

26日晚,國際著名作曲家、指揮家譚盾歷時5年打造的音樂巨制《敦煌·慈悲頌》在位于美麗黃河之濱的蘭州音樂廳震撼奏響,譚盾攜手蘭州交響樂團、蘭州音樂廳合唱團獻上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史詩交響音畫?,F場觀眾也通過音樂“聆聽”到了古老、遙遠而神秘的敦煌之聲,在心隨樂動中盡情感受著無比燦爛的敦煌藝術魅力。
2020年蘭州市文化惠民系列演出由蘭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蘭州大劇院承辦,此次震撼亮相的音樂巨制《敦煌·慈悲頌》也是系列演出的歲末壓軸大戲,吸引了諸多蘭州音樂藝術愛好者以及八方游客匯聚母親河畔,用音樂林“聆聽”敦煌。
歷時6年,10余次敦煌采風,15次進入敦煌洞窟,全世界追蹤流失樂譜……譚盾選擇反復浸潤于這座文明圣地之中,并苦心尋回敦煌散失在世界各地的經文、手稿、樂譜。今天,在黃河之濱南岸,他又用音樂的方式將敦煌和蘭州、精神與現實融為了一體。
當晚8時,座無虛席的蘭州音樂廳雅樂繞梁、久久不息,在鼓樂齊鳴的動情高歌中,《敦煌·慈悲頌》正式奏響。演出陣容堪稱豪華,在譚盾傾情執(zhí)棒下,知名男中音歌唱家王云鵬、張小孟,女中音歌唱家董芳、吳虹霓,男高音歌唱家王傳越,女高音歌唱家黃英、徐蕾,還有原生態(tài)女高音歌唱家澤仁央金和原生態(tài)男低音歌唱家哈斯巴根,以及敦煌舞反彈琵琶陳奕寧聯袂登臺,與蘭州交響樂團、蘭州音樂廳合唱團攜手獻上這部交響音畫。
演出分為“菩提樹下”“九色鹿““千手千眼““禪園”“心經”“涅槃”6幕,每一幕都蘊含著深厚的哲理,旨在用音樂與文化、歷史、心靈的對話,去引導人們向善而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宏大主題的不斷推進,蘭州交響樂團、蘭州音樂廳合唱團也獻上了動人的旋律,用精湛的技藝將敦煌壁畫與交響音樂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演出中,還有依照敦煌壁畫中復原的反彈琵琶、奚琴等古樂器以及中國傳統樂器缽、木魚、引罄等穿插其間,生動彰顯出敦煌古樂器的無窮藝術魅力。
演出中,現場千余名蘭州觀眾深深被藝術家們高超的技藝、精湛的演出所折服,在長達100分鐘的演出中與這場敦煌藝術音樂盛宴構建起了直達靈魂的精神互動和心靈共鳴。謝幕時,全場觀眾不約而同起身報以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這一刻,臺上臺下,都向敦煌文化表達了由衷的敬意。
據悉,27日晚《敦煌·慈悲頌》還將為金城觀眾繼續(xù)獻上精彩演出。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 李超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