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錫

王孝錫(1903年—1928年) 字遂五,中共黨員,甘肅省寧縣太昌鎮(zhèn)人。幼時家境貧寒,15歲考入平?jīng)鍪×⒌诙袑W。1924年3月考入西安國立西北大學。
1925年5月9日,北洋軍閥、陜西督軍吳新田部因與陜西省立一中學生踢足球時發(fā)生沖突并開槍打傷學生,引發(fā)了全省學生反軍閥的“驅(qū)吳運動”。王孝錫等組織西北大學的同學積極參加了這一運動。通過這一系列革命活動的鍛煉,他為民族獨立、為人民解放而斗爭的思想覺悟進一步提高,并于1926年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1927年3月,由馮玉祥部政治部主任劉伯堅推薦,王孝錫和胡廷珍、馬凌山、保至善等共產(chǎn)黨員以國民黨西北政治委員會特派甘肅省黨部黨務委員的身份,開赴蘭州進一步組織開展蘭州地區(qū)反帝反封建革命運動。到蘭州后,胡廷珍、王孝錫等整頓了國民黨甘肅省黨部,王孝錫任省黨部青年部長,同時還擔任督辦公署政治部主任。與此同時,他們還很快組建成立了中共蘭州特別支部,胡廷珍任書記,王孝錫任組織部長。為了加強黨對青年運動的領導,王孝錫以青年部長的公開身份籌建成立了青年社并任社長。青年社積極組織廣大進步青年開展革命活動,有力地推動了蘭州地區(qū)青年運動的發(fā)展。
1927年8月,王孝錫回到家鄉(xiāng)甘肅寧縣太昌鎮(zhèn),與先期到達的共產(chǎn)黨員王彥圣、王之經(jīng)等會合,展開組建黨的組織、發(fā)動群眾開展革命斗爭的工作。他先后在寧縣成立了中共寧縣黨支部并任支部書記,建立了臨時區(qū)委,設立了3個支部、8個小組,親自給各支部制定教育計劃,加強黨員的思想教育,同時以辦“讀書會”的形式作掩護,組織青年學習《馬克思主義淺說》、《列寧主義淺說》、《共產(chǎn)黨宣言》等馬列主義著作,學習政治經(jīng)濟學和社會發(fā)展史等革命理論。學唱革命歌曲。在黨支部的宣傳教育和積極引導下,寧縣人民群眾尤其青年學生迅速覺悟,反帝、反封建特別是反對帝國主義分子以宗教為幌子進行文化侵略、麻痹人民思想的革命斗爭在寧縣轟轟烈烈地開展了起來。
1928年5月6日,王孝錫參與領導了由中共陜西黨的組織發(fā)動的旬邑起義并攻占縣城。為發(fā)展革命形勢,他去彬縣百子溝煤礦開展工人運動,發(fā)展黨的組織,準備發(fā)動工人暴動,后因起義失敗而被追捕。又被迫回到寧縣堅持革命斗爭。11月26日,王孝錫被捕,先被關押在平?jīng)龊笥盅核偷教m州。在獄中,敵人對他多次審訊,嚴刑拷打,但他始終嚴守黨的秘密。堅貞不屈。他還勉勵難友,堅持斗爭,革命到底。
1928年12月29日晚,當?shù)弥獢橙思磳⒑ψ约簳r,王孝錫面無懼色,提筆寫下一首絕命詞:“縱有垂天翼,難脫今夜險。問蒼天,何不行方便?馭飛云,駕慧船,搬我直到日月邊。取來烈火千萬炬,將黑暗世界,化作塵煙。出鐵籠,看滿腔熱血,灑遍地北天南。一夕風波路三千,把家園骨肉,齊拋閃。自古英雄多患難,豈饒我今然!望爹娘,休將兒掛念!養(yǎng)玉體,度殘年,尚有一兄三弟,足供歡顏。兒去也,莫牽連!”第二天即12月30日,敵人在蘭州安定門外蕭家坪城隍行宮廟前殺害了王孝錫同志。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wǎng)獨家版權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或鏡像;授權轉(zhuǎn)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并保留"蘭州新聞網(wǎng)"的電頭。如本網(wǎng)轉(zhuǎn)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