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五化”聯動 推進信訪工作高質量發(fā)展 蘭州信訪多措并舉為民解難
“自第二批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我們堅持以學促干,把開展主題教育和做好信訪工作深度融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信訪工作全過程、各環(huán)節(jié)?!苯眨m州市信訪局副局長張小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蘭州市信訪局緊扣市委“1139”工作部署關于著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蘭州的工作要求,立足大局銳意進取,為民解難、為黨分憂,堅持“五化”聯動,不斷推進全市信訪工作高質量發(fā)展。
政治化牽引,筑牢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信訪這一“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市委常委會多次專題研究部署,要求“加快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面構建‘田字型’社會治理機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zhèn)、矛盾不上交,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蘭州樣板’”;全市各級各部門嚴守信訪責任,協調聯動同頻共振,構建了“黨委統(tǒng)一領導、政府組織實施、信訪聯席會議協調、信訪部門推動、各方齊抓共管”的信訪格局;全市信訪系統(tǒng)主動融入基層治理,走近矛盾破解難題,增強了風險化解能力和群眾工作水平,彰顯了維護全市政治安全、群眾安寧和社會安定的責任與擔當。
源頭化治理,推動“急難愁盼”案結事了事心雙解。通過轉變工作方式,變坐等接訪為主動約訪、開門接訪和下訪,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下訪接訪的帶動下,全市各級領導干部下訪接訪蔚然成風。今年以來,市縣兩級領導干部共接訪617批,化解信訪矛盾356件,勞動社保、征地拆遷、農業(yè)農村、上學就醫(yī)等一大批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得到化解。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建立健全信訪調解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訪調對接”機制,扎實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大走訪,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xiāng)鎮(zhèn)、矛盾不上交”。
網格化管理,編織靈敏高效的全天候信訪“田字格”。依托綜治、三維數字、政務服務、“社工委”等聯動共治集成服務,利用“兩代表一委員”、民警、基層綜治員、網格員等“貼身”群眾優(yōu)勢,實現從“群眾上訪”到“上門走訪”、“群眾反映”到“服務群眾”的轉變。加大對疑難信訪事項調研督導,按照到地、到人、到家、到頭、到底要求,安排各級領導干部深入開展重點領域信訪問題督辦化解。采取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和市信訪局聯合督查方式,督辦信訪事項794余件,加快了信訪事項辦理進度。
數字化賦能,助推人民信訪實現“云端”回應。為提供便民高效的信訪服務,蘭州市堅持走好走深走實網上群眾路線,積極發(fā)揮網上信訪高效、便捷的優(yōu)勢,實行網上信訪“快接、快交、快辦、快回復”,創(chuàng)新“不來即享”“見信如見面、標準不降低”的工作模式,引導群眾變“走訪”為“網訪”,實現了“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工作目標,網上信訪主渠道作用日益明顯,目前,網上信訪已占全市信訪總量的85%以上。網上信訪渠道持續(xù)拓寬。
法治化保障,堅持在法律框架內護民利聚民心。今年是《信訪工作條例》頒布實施一周年,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和市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多次專題研究,推動《條例》貫徹落實常態(tài)化制度化。全市上下扎實開展線上說法線下送法活動,營造了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氛圍。堅持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推動信訪事項預防、受理、辦理和監(jiān)督追責、秩序維護實現法治化。網上信訪及時受理率、按期辦結率、群眾滿意率連續(xù)上升。
“下一步,全市信訪系統(tǒng)將按照市委關于著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蘭州工作要求,切實增強做好信訪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努力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思路和工作舉措,著力化解信訪矛盾,有效防范風險隱患,確保社會大局穩(wěn)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張小明說。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顏晨
責任編輯:王旭偉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