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一線27年的“最美檢修工匠” ——記蘭州西機務段設備車間生產(chǎn)調(diào)度趙延昌
天車在空中來回穿梭、架車機正在抬升機車、磨合試驗臺的電機飛速旋轉……這是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蘭州西機務段機車檢修車間里每日都在上演的場景,這些設備的正常運轉離不開設備維修人員的精檢細修,他們用辛勤的汗水和高超的技藝,保障該段600多臺機械動力設備始終處于健康狀態(tài)。其中,有一位戴著眼鏡、平頭方臉的老師傅顯得格外干練,他的身影始終活躍在設備檢修一線,他就是該段設備車間生產(chǎn)調(diào)度趙延昌。
勤于思考 成功蛻變成維修達人
1997年,趙延昌畢業(yè)于西安鐵路運輸學校電力機車專業(yè),懷揣著對鐵路事業(yè)的向往,他來到蘭州西機務段成為一名設備維修電工。
不同于現(xiàn)在處理設備故障時的沉著冷靜,在工作之初,趙延昌被密密麻麻的電氣線路弄得無從下手,急出一腦門汗。
學校里學到的理論知識不會應用,看到老師傅們處理設備故障時從容不迫的樣子,趙延昌對自己是否能從事設備維修電工產(chǎn)生了懷疑。
但好勝心強的趙延昌并沒有氣餒,他通過分析與反思,詳細制定了針對性的自我提升計劃,采取“理論+實作”的方式來提升業(yè)務技能。他找來一堆電工知識學習資料,一筆筆描畫著電路圖、一步步研究設備工作運行原理,在筆記本上記下難點、重點知識。在班組老師傅處理設備故障時,他主動提上工具包緊跟前往,一邊給老師傅遞工具,一邊在心中默默記下每一個處理環(huán)節(jié)。回去后,他將理論知識與實操過程相結合,整理好筆記,直至將這些知識熟記于心。正是憑著這股子韌勁,在2016年集團公司維修電工技術比武中,他獲得第一名,在同年全路技術比武中取得第七名。
努力不會被辜負,付出終會有回報。從迷茫的設備檢修“小白”到沉著冷靜的設備檢修“主刀人”,這個結果對于趙延昌來說意義重大,更加堅定了他在設備檢修這條路上走下去,并且能夠走得更好的決心。
潛心鉆研 積極破解技術難題
2018年的一天,內(nèi)燃機車輔修庫的不落輪車床發(fā)生故障,趙延昌迅速帶領班組職工前往現(xiàn)場?!叭f用表、示波器、電工刀、絕緣膠布……”伴隨著話音,一件件工具準確無誤地遞到“手術主刀人”趙延昌手中,原來該車床在動作過程中異常停機。趙延昌判斷是電機內(nèi)部故障,立刻對其進行解體檢查,最終確定是內(nèi)部繞組絕緣損壞。趙延昌立馬進行浸漆處理,最后對設備使用人員交代完設備使用注意事項,這場設備維修工作正式結束。
趙延昌熟練掌握各類設備的結構、原理和維修方法,特別是一些大型設備和特種設備,如橋式起重機、架車機、不落輪車床、工裝試驗設備等,能夠快速準確地診斷出設備故障原因,并采取相應的維修措施。在日常工作中,趙延昌善于總結經(jīng)驗,不斷改進維修方法和技術手段,對一些設備的慣性故障進行攻關。
嚴師帶徒 傳經(jīng)送寶培育人才
一個人可以跑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跑得更遠。
2020年,趙延昌被聘任為該段設備車間生產(chǎn)調(diào)度,崗位的變化給了他更多的時間去傳授自己的“絕活”。趙延昌結合自己的工作經(jīng)驗,認真分析設備維修電工作業(yè)的難點,總結出了“望、聞、探、切”的“四字”設備維修方法。趙延昌6次帶隊參加集團公司技能競賽,獲得第一名3人次、第二名5人次,他本人也獲得了“優(yōu)秀教練員”的榮譽稱號。
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趙延昌扎根一線崗位27年來,獲得集團公司“優(yōu)秀技能人才”、“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段“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最美檢修工匠”等榮譽,憑著刻苦的鉆勁、執(zhí)著的闖勁、專業(yè)的干勁,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在設備檢修工作中的擔當和責任,不畏困難、砥礪奮進,為該段設備安全運行筑起了堅實堡壘。
通訊員 楊喜平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華曉婧 文/圖
責任編輯:王旭偉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wǎng)獨家版權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并保留"蘭州新聞網(wǎng)"的電頭。如本網(wǎng)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