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首列“天馬號”中歐班列成功首發(fā) 50個集裝箱貨物從武威南發(fā)往德國杜伊斯堡

5月17日12時25分,隨著一聲轟鳴的汽笛聲,滿載50個集裝箱貨物的75077次中歐班列,從河西走廊的甘肅武威南車站發(fā)出,一路向西奔赴德國杜伊斯堡。這標志著中歐班列“武威南—德國杜伊斯堡”集裝箱貨運班列正式首發(fā)。
據了解,本次武威南至德國杜伊斯堡的中歐班列滿載來自天津、浙江、廣東、山東等地的50個集裝箱貨物,總重739噸、貨物總價值約354萬美元。商品種類有自動化質量控制系統、工業(yè)用零部件、不銹鋼廚具、辦公用品、日用小家電等。
此次中歐班列實行“屬地申報,口岸驗放”模式,出口貨物在武威保稅物流中心能夠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運輸距離、運輸時間明顯縮短。由武威南車站始發(fā)后,經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到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中轉,向西直達德國,全程9000多公里,運行18天,與傳統海運相比,運輸時間可節(jié)約30天左右。
據了解,為保證此次中歐班列的順利開行,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在接到企業(yè)運輸申請后,立即行動,精準制定運輸方案。蘭州貨運中心、武威南車務段等單位協同配合,成立中歐班列黨員先鋒隊,加強與武威保稅物流中心的合作力度,為企業(yè)搭建運輸“綠色通道”,主動聯系海關監(jiān)管、防疫檢疫部門做好出口物資商品檢疫,實現在貨場內完成報關、查驗、放行、運輸、檢疫等相關手續(xù),提前為出境貨物運輸做足準備。
蘭州海關主動對接中歐班列運營企業(yè),優(yōu)化場所內貨物流轉,開展風險研判,高效對接貨物通關審核、放行等環(huán)節(jié),提高監(jiān)管效能。同時,蘭州海關持續(xù)提升通關便利化,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加強信息共享和電子數據傳輸交換,優(yōu)化作業(yè)流程,建立“7×24”小時預約通關機制,保障法定節(jié)假日和非工作時間“即報即辦”,有效提高通關效率。
此次中歐班列武威南至德國杜伊斯堡的首發(fā)開行,將成為承載甘肅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qū)開展深度合作的優(yōu)質平臺,對推動甘肅加快形成開放新格局、優(yōu)化資源配置、改善投資環(huán)境、促進企業(yè)結構調整、服務地方經濟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何怡璇 蔣 凌 文/圖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