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甘肅的康熙重臣慕天顏
在金庸先生的小說《鹿鼎記》中,有一位叫慕天顏的傳奇人物,小說描寫“布政司慕天顏是個乖覺而有學識之人”。這位布政司慕天顏,不僅是小說中的角色,實則也是歷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為清朝著名的理財家、實干家,甘肅靜寧人,曾在江南任官多年,他興利革弊、籌集軍備、疏通漕運、出使臺灣,被稱為康熙重臣之一,也是甘肅人的驕傲。
少年有大志
《清史稿·慕天顏傳》記載,“慕天顏,字拱極,甘肅靜寧人?!痹贀?jù)靜寧縣政府網(wǎng)站“成紀名人”等記述,慕天顏(1623年-1696年),字拱極,一字鶴鳴,清靜寧州阜民坊(今靜寧縣城)人。其祖慕容三讓,曾任河南靈寶知縣,有惠政。其父慕忠,為庠生,開始改復姓“慕容”為單姓“慕”。
慕天顏小時候聰穎異常,五歲時讀書,就能過目成誦,且有思想、有志向,超乎常人。清朝建立之初,民生甚為凋敝,靜寧一帶發(fā)生饑荒,老百姓日子過得非常艱難。有一天,慕天顏問他父親:我們家有米谷數(shù)千石,倉滿屯盈,何不賑濟饑民?他父親聽到小小兒子的這一席話,感到十分驚奇,于是開倉放糧,救濟饑民。年少的孩童,不僅勤于讀書、好學上進,還有如此超乎尋常的想法,也預示著他今后人生的不凡。
十五歲時,慕天顏補州諸生,在學,但是他的求知求學欲似乎得不到滿足,于是到城郊西巖寺山上研讀佛教經(jīng)典《大藏經(jīng)》,苦讀了幾年。后來又精讀《四書》,學問大為長進。
順治三年(1646年),慕天顏鄉(xiāng)試中舉人,順治十二年(1655年)中進士。據(jù)陳尚敏《陜甘分闈與清代甘肅進士的時間分布》統(tǒng)計,順治年間,甘肅共考中進士8人。由此可見慕天顏為甘肅學子之翹楚也。從此,慕天顏踏上仕途,從浙江錢塘知縣干起,一生歷經(jīng)多任。到康熙時,成為治理地方的重臣之一。
歷官多惠績
《清史稿·慕天顏傳》對慕天顏有三次贊譽。第一次,以滿族第一狀元、江蘇總督麻勒吉的疏中言:“天顏為政勤敏”。第二次,以傳中言直接表彰“天顏歷官有惠績”。第三次,也是傳中直接記述,“江南民尤頌之”,就是老百姓廣泛稱道慕天顏是個好官。僅此三處,足見慕天顏的為官政績和口碑了。如他自己所說:“儒者之學,貴于有為,除大害,興大利,學者分內(nèi)最切事?!?/p>
據(jù)《清史稿·慕天顏傳》的記述,順治十二年(1655年)中進士后,慕天顏先是被安排到浙江錢塘任知縣。史載,慕天顏任錢塘縣令時,正當沿海備戰(zhàn),準備收復臺灣。民眾負擔過重,供應浩繁,加之吏役魚肉百姓,民不聊生。慕天顏到任后,鼎力革除積弊,減輕了百姓負擔。時大軍駐扎浙省,準備占用民房,慕天顏堅持應在江岸筑營,不可占用民居。后皇帝詔諭:“兵以衛(wèi)民,何得入城。”等于慕天顏的政見得到皇帝首肯,人們都佩服他的膽略和見識。浙江從明末來就有盜匪潛藏山中,出沒劫掠兒童,索要贖金,多年此風不息。錢塘有巨盜張八,家資巨大,地方官不能制,慕天顏設法擒殺,斬其首犯數(shù)十人,對協(xié)從者教育釋放,使四境得以安寧。慕天顏任錢塘知縣七年,興利除弊,民風大變。
后來,慕天顏由錢塘知縣補任廣西南寧府同知(相當于知府的副職),接下來升任福建興化府知府。初到福建興化任上,即接手審理牽連全省官員數(shù)百人的“百萬軍需”一案,數(shù)日內(nèi)查明這一多年久拖不決的積案,理清了府庫存銀,因此聲振朝野。不久,慕天顏奉詔赴臺(時鄭經(jīng)擬反清),以太常卿的身份充任正使,宣示朝廷招撫之意,“侃侃正言,逋寇聳聽”,成為一段歷史佳話。
康熙九年(1670年),慕天顏任湖廣上荊南道道臺。后來,湖廣總督劉兆麒上書稱贊慕天顏,說他熟悉沿海各種事務,推薦他調任福建興泉道。不久后,又提拔為江蘇布政使??滴跏辏?673年),慕天顏母親去世,需要回鄉(xiāng)丁憂。這時,總督麻勒吉上書說:“天顏為政勤敏,清積年逋賦,事未竟,請令在官守制。”按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這個干部做事認真踏實,現(xiàn)在正忙于重要的公務,任務還沒有完成,請求讓他在任上為母親守喪。上級如此的好評、倚重和請求,折射出慕天顏為官的良好作風和突出政績。
史載,在江蘇布政使任上,前任移交全省財政庫銀一萬八千兩,慕天顏任職后,正當用兵之際,開銷巨大,到離任時,庫存銀一百二十九萬七千多兩,項項清楚,款款分明??滴鯙榇思为劦溃骸疤K,松財賦浩繁,向來挪墊混淆,慕天顏任布政使后,實心任事,竭力清厘,有俾國計,朕甚嘉焉,據(jù)奏交代貯庫帑金豐裕,款項潔清,以后各布政使交代時,應照此式,詳明繕冊,具題爾部,一并定例議奏?!边@個嘉獎,把慕天顏作為同類官員的榜樣,讓大家學習慕天顏、效法慕天顏。
慕天顏為官體恤民情,做了大量民生實事,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興修水利。在江蘇布政使任上,他請求江蘇巡撫,疏通了吳淞江、瀏河淤道,使蘇、松、常、嘉、湖、杭六郡旱澇保收??滴跏拍辏?680年),他擔任巡撫,又請求撥款,疏通了常熟白茆港45里,武進孟續(xù)河淤道48里,并在水道上安裝閘門,旱則閉閘蓄水,澇則開閘排洪。他還上書請減浮糧,除版荒、坍沒、公占田地賦額,又親臨各地勘察,在荒地上開墾出大片良田。
慕天顏還為平定吳三桂叛亂作了特殊貢獻。康熙十五年(1676年),慕天顏被任命為江蘇總理糧儲提督軍務巡撫。不久因節(jié)減驛站錢糧,加授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此時,清軍正與吳三桂叛軍作戰(zhàn),吳三桂固守岳州恃洞庭之險,清軍不能南下,雙方相持數(shù)年。期間,康熙命慕天顏負責督造舟師,不到四個月就全部竣工送往岳州,為岳州之戰(zhàn)的勝利立了一件大功。康熙降旨嘉獎,贊其“急公可嘉,勤勞茂著”。遂加太子少保,兵部尚書銜,嗣后又晉升為光祿大夫。
鐵骨獻諍言
能不能一心為公、直言獻諍,是古代優(yōu)秀官員的重要標志。慕天顏就是這樣一個人。
康熙十三年(1674年),慕天顏覲見康熙皇帝,陳言江南田賦征收諸多弊端,提出“吏不能欺民”,實行州縣通計田額,均分里甲,每戶實征錢糧分十限,于開征日給限票,依限完納結票,朝廷定為制度。這種為官理念和恤民之情,體現(xiàn)了慕天顏對官民關系的正確認識。
康熙二十年(1681年),慕天顏上書朝廷開放海禁,招募流民開墾版荒之地。其《請開海禁疏》流傳至今,疏中說,“今則盛京、直隸、山東之海船固聽其行矣,海洲云臺之棄地亦許復業(yè)矣,香山、澳門之陸路再準貿(mào)販矣?!遍_放海禁,兼之招募流民開荒,這是當時一個重大的社會治理問題,也事關民生大計,慕天顏積極看待這個問題,并上書提出開放性、利民性的建議,可謂放眼觀大勢、慧眼識大局。
同年,揚州知府高德貴在職期間,虧空數(shù)萬錢,慕天顏對其貪污行為上奏彈劾,免去職務。為了解決財政緊張的狀況,慕天顏上書建議取消草豆價,戶部派人核查,發(fā)現(xiàn)虧空嚴重,慕天顏即派人追查高德貴家屬。這時,駐守京口的將軍高勝龍對慕天顏懷有私憤,在京城告慕天顏浮夸事實??滴跖晒賳T前往江蘇核查處理,結果高勝龍等人以貪贓罪被處死,慕天顏也被降職。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春,慕天顏被起用為湖北巡撫,七月,調任貴州巡撫兼理湖北川東地方提督軍務??滴醵辏?687年),慕天顏改任為漕運總督。那時候的漕運,是聯(lián)結南北方經(jīng)濟的交通運輸大動脈,康熙將這種大事委任給慕天顏,足見對他的賞識和重用。慕天顏遂上書建言:“京口至瓜州,漕船往來,風濤最險,請放民間渡生船,官設十船,導引護防?!辈孔h未準,但康熙下旨:“朕南巡見京口,瓜州往來人眾,備船過渡,有益于民,如其所請行?!蹦教祛佊纸ㄑ裕埱竺獬?、江西多年未完成漕項額銀,康熙也批準了他的奏請。
期間,慕天顏與一些官員發(fā)生政見糾紛。當時江南揚州淮安所屬運河東面瀕海各州縣,地勢較低,連年水患不斷,康熙派侍郎孫在豐疏浚下游,河道總督靳輔認為疏浚無益,建議筑堤使運河水北出清口,慕天顏卻力主疏浚。慕天顏與孫在豐觀點相同,并密疏力爭,靳輔亦上奏,說慕天顏與孫在豐相互勾結。雙方上書爭辯。經(jīng)詔勘察,部議后,慕天顏的建議未被采納,反而因此罷職。靳輔亦被交章劾罷。此前靳輔建議建閘截水,開鑿中河,慕天顏認為不可,康熙也派官員去視察,視察官員還朝奏說,慕天顏禁船入中河。因為這兩件事,慕天顏被捕下獄??滴鯊湍钇湮羧赵齑瑵鷰熤Γ赜杳忉?,準其歸里。
慕天顏離職回靜寧老家后,恰逢當?shù)卮蠛?,他自己又疾病復發(fā),于是帶上家人到江南就醫(yī),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四月病逝于蘇州吳縣,享年七十三歲。慕天顏結合為官治事經(jīng)歷,著有《撫吳封事》《楚黔封事》《督漕封事》《集瑞陳言》等。
隴上有斯人,當為后人效而學之。
□楊映琳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wǎng)獨家版權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并保留"蘭州新聞網(wǎng)"的電頭。如本網(wǎng)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