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蘭州新聞網(wǎng)

首頁| 蘭州| 新聞| 政務| 房產(chǎn)| 旅游| 汽車| 教育| 財經(jīng)|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業(yè)| 企業(yè)| 蘭州日報| 蘭州晚報| 全媒體矩陣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文化>每日分享> 正文

畫道法自然 蜜成花不見 ——訪畫家沈風濤

2021-06-03 08:32:07 智能朗讀:

沈風濤作品

沈風濤

湖南石門縣人。甘肅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歷任甘肅省美協(xié)理事,省美協(xié)國畫藝委會委員。

記者在一個機緣巧合下認識了我省著名畫家沈風濤先生,已過古稀之年的他看起來精神矍鑠,甚至眼神里含著孩童般得清澈與率真。近日,記者拜訪了這位風趣幽默的藝術家,了解他在藝術之路上探索的點點滴滴。

當記者來到他的小院時,看到綠植與花鳥魚蟲相映成趣,想必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作畫絕對是一件美事。翻看了沈風濤的部分作品,不管是山水、花鳥,還是人物、動物,特別是鐘馗、羅漢、老虎等,一個個生動飄逸,神采熠熠,渾然天成,還透露著一種自然率真的禪意,極富生氣。

如此道法自然的純粹,一定與他的藝術經(jīng)歷不無相關。說到此,沈風濤談起了他的藝術成就的引路人,那就是劉繼卣先生,他是杰出的中國畫家、連環(huán)畫藝術大師,乃新中國連環(huán)畫奠基人,被譽為“當代畫圣”“東方的倫勃朗和米開朗基羅”,是中國近現(xiàn)代美術史上卓有成就的動物畫、人物畫一代宗師。雖然劉繼卣先生已故去多年,但是談起他,沈風濤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我從小對藝術就很癡迷,經(jīng)常在書本上涂鴉繪畫,后來于1965年上了蘭州師范(現(xiàn)蘭州城市學院)。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我并沒有停止自己的藝術追求?!睙o論在藝術上取得怎樣的成績,沈風濤對藝術的態(tài)度是虔誠的,甚至是誠惶誠恐的,總是在交談中有意無意地透露自己是“業(yè)余”的?!拔也皇强瓢喑錾恚皇怯行遗龅綆孜淮髱燑c撥而已,他們也讓我知道自己窮盡能力也不可能達到想象中的藝術高峰……而且我覺得尤其是搞藝術這一行,天賦是第一位的,雖然愛迪生說過,天才就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但是后半句總是被人忽略,那就是‘但那1%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一點導致了藝術的殘酷性,因為在探藝的旅途中,絕大多數(shù)的探路者只能扮演徇道者和墊腳石的角色。藝術又是一項無法圓夢的憾事,因為審美意識到了的理想藍圖,卻永運也無法用現(xiàn)有的技巧去完成。無怪乎藝術巨匠米開朗基羅在86歲辭世前無奈地說,‘我才在探藝途中找到一點感覺,上帝就這樣無情地在招喚我去極樂世界 ’。 ”

記者看到沈風濤的作品中,對“灰”的運用是非常精妙的。他說:“國畫本身是兼具哲學況味的,灰是黑白對立的緩沖與銜接。知白守黑的目的是在沖突的不平衡中尋覓和諧的效果。在藝術上有所成就的人都是‘灰’調(diào)處理的魔術師!黑、白、灰、點、線、面為水墨畫的六大要素。點是線的延伸,面是線的橫移,它們之間是互補又相悖的關系。墨白灰中最難駕馭的是‘灰’調(diào),就如經(jīng)典的詩句一樣,不可增添一點,亦不可減少一分?!?/p>

在藝術的道路上,沈風濤除了劉繼卣先生外,還有很多大師為他在藝術上指點迷津。說到此,他講了一個親身經(jīng)歷的故事。他說:“上世紀七十年代我有幸陪黎雄才大師半月有余,耳濡目染受益匪淺。一次同去炳靈寺游覽,黎先生沿途寫生,我也跟隨著寫生,記得當時我畫得很慨括很抽象。黎先生點評我的畫說:‘這樣畫寫生與沒畫無別啊,回去后一點印象也沒有呀!’自此后我再畫寫生時便深入體悟細微觀察。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我又有緣結識了何海霞大師,并授教于先生三年有余,何先生看了我在華山的寫生稿后便諄諄而言:‘我游歷山河從不畫寫生而均默記于心,因為目觀萬物最與畫者心中共鳴的物景僅兩三點而已,畫中只要體現(xiàn)出這兩三點足矣……’兩位大師對寫生的詮釋全然相悖,令我數(shù)年不解。后又經(jīng)過多年在藝術上的沉積和歷練之后,我仿佛突然頓悟:‘黎先生習畫從西學入手(留學日本),而何先生師從張大千皆以傳統(tǒng)為宗,故而審美意識與黎先生‘大相徑庭’,但從藝術規(guī)律上講卻又殊途共歸,猶如從北坡和南坡同登珠峰,雖途徑不一卻殊途同歸,都可登上峰頂并列為大師!所以我認為,藝術有標準又沒有標準,因人而異,百花齊放才是圭臬之靈!”

在交談中,“審美趣味”這個詞高頻地出現(xiàn)在沈風濤的話語中?!坝行蔚墓P墨技巧是受制于無形的審美意識所掌控的,沒有高屋建瓴的審美意識駕馭的筆墨只能是技巧的堆積和排列組合,這種筆墨的組合是低級的無序的和沒有靈魂的……一般我們認為藝術是藝術家的天才、想象的創(chuàng)造,這種天才是我們無法通過規(guī)則來感知和欣賞的,而我們進行審美就需要一種特別的感知能力,這種能力就是‘審美趣味’。一個人的審美意識決定了藝術的上線,畫面上所呈現(xiàn)的就是無形的審美意識,這個審美意識包括了很多文學修養(yǎng)、社會閱歷、天賦等等,這都這都屬于審美意識的范疇,就是這些看似無形的東西在控制著有形的創(chuàng)作?!鄙蝻L濤告訴記者。

近年來,沈風濤也致力于研究東西方美術史,談起中西方藝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沈風濤說:“東西方藝術不存在孰優(yōu)孰劣的對比和爭議,而是互有長短的互補和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美學本是哲學派生出的支脈而已,哲學的靈魂就是無休止的疑問和探求,而學海無涯的規(guī)律必然讓這種疑問和探求難有‘蓋棺定論’的圓美結局!當下的學術探求有些太注重學術性而缺少了趣味性和人情味……無論中西美學之爭有何等大異或偏執(zhí),都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式的‘井底之蛙 ’和‘瞎子摸象’般得以偏概全的無議執(zhí)著和固守?!?/p>

藝術與哲學是密不可分的,有著必然的邏輯聯(lián)系。沈風濤說,“蜜成花不見”是大自然中量變到質(zhì)變的規(guī)律和現(xiàn)象,“道法自然”就必須遵循自然規(guī)律和法則循續(xù)漸進徐徐而行。任何違背自然規(guī)律的嘗試和論調(diào)都已被歷史的現(xiàn)實和實踐所拋棄和嘲弄……“大象無形”“有容乃大”千條江河歸大海,在已融入海洋的浪濤中,便沒有必要再去強調(diào)哪個浪花來自何條江湖了吧?所以,何為藝術上的“背離”?延襲和復制并非就是“傳統(tǒng)”的靈魂。創(chuàng)新,就是在延襲傳統(tǒng)的基礎之上而對傳統(tǒng)的顛覆和背離性的重新組合,這種顛覆、背離和重組并非人人可為,而是由天才們?nèi)ゾ幙椡瓿傻摹涣魈剿囌吲c二流探藝者的根本區(qū)別是,前者經(jīng)常不斷地否定自我已有的藝術形式軀殼和語言符號,故而可以化繭成蝶、浴火重生。

訪談到尾聲,沈風濤由衷地說:“我年輕的時候也曾張狂過,但是我有幸結識了數(shù)位中國當代藝術界大師級的人物。他們的言傳身教,讓我深深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但是所幸的是我是個‘眼高手低’的人,這個‘眼高手低’并非貶意,因為親睹過大師的作品和為人,才知道高標準在哪里?只有眼高(審美意識),手(技巧)方能逐步跟上,這是一個無盡頭的路途。藝術是一項崇高的事業(yè),探藝的過程也是一個靈魂不斷被洗禮和凈化的過程,要不斷地反省自己,不斷地否定自己。我也會繼續(xù)在這條路上一邊仰望星空,一邊腳踏實地?!?/p>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華靜

來源: 蘭州日報

關閉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免费,婷婷五月天久久中文,亚欧无码vs在线观看,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