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年
臘八,古稱“臘日”。自先秦起,臘八就是祭祀祖先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jié)日。
臘八素有喝“臘八粥”的習俗。南宋吳自牧《夢粱錄》載:“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p>
臘八喝粥,源于佛教,后擴展到朝廷和民間,并逐漸成為一種習俗,“臘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當今佛,進奉熬成第二鍋?!?/p>
屋外雪花紛飛,灶膛火苗輕舔鍋底,母親在霧氣繚繞的灶臺前忙碌著,鍋里咕咕冒出的熱氣散發(fā)著裊裊粥香。一家人,一盆炭火。一碗粥,幾碟咸菜。母親的臘八粥,溫暖了童年的記憶!
“大人望種田,小孩望過年?!眱簳r的鄉(xiāng)村,日子清苦,只有過年,家里準備了年貨,才能喂飽我們肚子里的饞蟲。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瀝瀝拉拉二十三?!迸瓮D八,除了惦記著香甜的臘八粥,還因為過了臘八,年就近了。
蒸糯米,燙豆折,炒米花,粘糖果,開年豬,灌香腸,腌臘魚,磨豆腐……隴南的鄉(xiāng)村臘月,空氣中飄蕩著各種年貨誘人的氣息。
又香又甜的糖果,是兒時的最愛。糖果用米花和麥芽糖制成?!斑^完臘八,快生麥芽?!被@子里的麥芽兒,在眼巴巴地等待中,拱出嫩嫩生生的希望。麥芽兒長到寸許就可以熬糖了。熬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一碗滾燙的麥芽糖水,甜到骨髓,寒冷和困頓,便像碗中騰起的熱氣,轉瞬化為烏有。
炒米花用的米是糯米。糯米蒸熟,冷卻掰散曬成陰米。將陰米在放有細沙的鍋里炒成雪白的米花,等米花冷卻變脆后,加入麥芽糖拌勻,或盛進木框內(nèi)夯實切片,或直接捏成一團一團的,就成了又甜又脆的糖果。若粘糖果時放入炒熟去皮的花生米或葵花籽,那才叫一個香!
開年豬是臘八后最讓人快樂的事情。一頭二百斤左右的肥豬,在一眾人的圍觀和吆喝中被摁倒在并排的兩條板凳上,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吹氣,刮毛。屠夫手腳麻利,變戲法兒似的,一頭毛色黢黑的肉豬,轉眼被整得白生生胖嘟嘟的。卸豬頭、掏內(nèi)臟、下豬腿、割豬肉。廚房飄出的肉香,在屋頂上蔓延。孩子們把剛搶到手的豬尿泡吹得鼓鼓的,在稻場上當球踢。大黃狗叼著扔掉的豬骨頭,趴在草垛下美美地啃食著……
村莊熱鬧起來,縷縷酒香,從緊閉的門縫里溢出。
“曈曈昶色臘日醺,醇醇鄉(xiāng)韻盈柴門。佛粥碗碗辭舊月,八寶粒粒迎新春。”臘八過后,日子加快了腳步。在噼噼啪啪的鞭炮聲中,年,正歡天喜地而來。
□徐晟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wǎng)獨家版權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并保留"蘭州新聞網(wǎng)"的電頭。如本網(wǎng)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