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元宵節(jié)

“正月里鬧元宵,金匾繡開了……”每當聽到這首唱紅大江南北的慶陽民歌,就想起了兒時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闭率弭[元宵是隴東人重要的傳統節(jié)日之一,這一天家戶戶張燈結彩,一盞盞挑在高桿上的燈籠,照亮了山村的夜晚,鄉(xiāng)間的小路上,熱鬧的社火隊在“春官”在前舞扇說詩帶路,“紅臉關公”揮刀助興壓陣,演員隨著“咚咚鏘,咚咚鏘!”的鑼鼓點聲邊走邊舞,社火隊挨家挨戶轉院拜年“禳院”,春官每到一家就隨不同的家庭情況,舞著扇子現編現說一首詩,祝愿主人萬事吉祥如意。
“正月十五雪打燈,十株莊稼九個捆?!痹?jié)降一場雪極其珍貴,瑞雪兆豐年,淳樸的莊稼人,這一天見到降雪,就格外欣喜和親切,潔白的雪花從浩瀚的天空飄落下來,虔誠的老人們掛起紅彤彤的燈籠,笑容滿面對著蒼穹祈福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元宵節(jié)有家家戶戶扎燈籠風俗,進入正月爺爺奶奶用高梁秸稈和竹篾扎制燈籠骨架,用白絲紙粘制罩子,并用色彩繪畫吉祥如意的圖騰,裝飾的各式各樣燈籠,元宵節(jié)晚上,我們挑著燈籠,點燃燈籠里的蠟燭,興奮地奔跑在田野上,把寂靜的夜晚裝點的五彩斑斕,雄渾的原野上,我們的笑聲隨風飄泊很遠……
小時候家鄉(xiāng)沒有吃元宵的習俗。但隴東民間有一種辟邪祈福的習俗,那就是捏生肖面燈,以求四季平安。捏生肖面燈,就是家里有什么屬相就捏個什么形狀生肖,每盞面燈中間捏個小槽,中間插根棉花燈芯,滴幾滴胡麻油點燃。用生肖燈照照全身用來驅邪降福。捏面燈一般選隴東當地產的蕎麥面或糜子面,這類面捏制生肖面燈受熱不變形,吃起來筋道可口。
元宵節(jié)點燈籠象征著人丁興旺,點燈的燈光是莊戶人的希望之光、吉祥之光,寄托著莊稼人對人壽年豐的祈盼和對美好生活的希望,在帶來溫馨的祝福同時,也豐富了隴東農耕文化的風俗的內涵。
□秦克云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