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蘭州新聞網(wǎng)

首頁| 蘭州| 新聞| 政務(wù)| 房產(chǎn)| 旅游| 汽車| 教育| 財經(jīng)|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業(yè)| 企業(yè)| 蘭州日報| 蘭州晚報| 全媒體矩陣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文化>每日分享> 正文

品味宋詞 走近蘇東坡

2022-04-29 08:53:40 智能朗讀:

不知什么時候,我漸愛上了宋詞,每每要“偷得浮生半日閑”,在夕陽閑淡間挑出一兩首品讀。

在隋、唐、宋三朝七百年間,中國曾是一個流行音樂的大國。唐宋兩朝都設(shè)有教坊,實際上是宮廷樂團兼國家音樂學(xué)院,專門排演、教習(xí)、創(chuàng)作流行音樂。正是在這濃烈的音樂氛圍中,詞的創(chuàng)作成了文壇第一時尚,詞的藝術(shù)達到了歷史的頂峰,宋詞成了足可以與唐詩、元曲媲美的中國文學(xué)瑰寶。

詞的作者大多是文人學(xué)士,唱者大多是妙齡歌女,其間就有了一種微妙的關(guān)系。因此,在相當(dāng)長的時間里,詞的主題不外乎是傷春悲秋,離情別緒,男歡女愛,風(fēng)格則以柔美婉約為正宗。詞和詩之間有了一種不成文的分工,詩言志而詞言情,詩須莊重而詞求嫵媚。在文以載道的古代中國,宋詞也許是絕無僅有的唯美文學(xué),它的文字、意境、音樂的美、沒有一個文學(xué)品種能比得上。

當(dāng)然,婉約不是宋詞唯一的風(fēng)格。先是蘇軾,后是辛棄疾,向詞中吹進了強勁的豪放之風(fēng)。在他們影響下,詞與詩的界線被打破,詞的體裁大大拓寬,演變成了一種即可言情,也可詠志的新文體。

就在我寫這篇文章時候,抬眼窗外春雨迷蒙,也就不覺走進了蘇軾《定風(fēng)波》中的那場雨中,也走進了他的心懷。

1082年,蘇軾途中遇雨,沒帶雨具,常人只有狼狽二字。好一個蘇東坡,卻是這樣寫下宋詞中我的最愛:“莫聽竹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不用不聽,而用莫聽。

不聽,那種堅決,就要運用意志力,跟雨聲抗衡;莫聽,是你可以選擇聽,但聲音也只是外物,你的心可以決定聽不到,聽不到,著一“莫”字,境界就從容自主起來。

何妨吟嘯,那何妨也是一派悠悠,反正落湯雞的現(xiàn)實無法改變,倒不如吟起當(dāng)時的流行曲。無法改變的事情,就讓它自己存在吧。

蘇老先生拄著竹拐杖,穿著草鞋,從頭到腳盡濕,一步一步地走著。但他說“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從負面自嘲發(fā)掘出樂趣,雨中持杖穿輕便草鞋,比騎馬還輕松呢。

雨停了,金句來了:“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p>

境界較低的是,好了,雨停了,身干了,雨后自有晴天,做人無須在逆境中慌了腳步,亂了發(fā)型。而蘇老卻不是這樣,他更通透無礙,雨可以不是雨,逆境中憑心境自樂,晴也不是晴天,萬法無常之變與他心境無關(guān)。

是啊,人這一生不只“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也許更多的時候是“走麥城”,是時運不佳要見鬼的。這時,我們可學(xué)習(xí)蘇老,心里無鬼,于是,看不見,然后轉(zhuǎn)身走開,吟嘯:“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

品味宋詞,不只有唯美享受,更有做人的啟發(fā)呢。

□韓景波

來源: 蘭州晚報

關(guān)閉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免费,婷婷五月天久久中文,亚欧无码vs在线观看,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