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荷
秋菊冬梅,春蘭夏荷,每個季節(jié)都會有一款花草作為它的專屬名片。荷花是夏天的代表,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對它很是青睞,留下了許多吟詠荷花的佳作,李商隱夸它性情率真,“唯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王采蘋詠它風姿綽約,“亭亭翠蓋覆華池,獨立誰憐絕世姿”,周敦頤贊它品格高尚,“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而楊萬里更是用多首詩詞寫盡了荷花的一生,從初夏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到盛夏的“映日荷花別樣紅”再到冷秋的“綠池落盡紅蕖卻”,每一首詩詞都令人動容。
我居住的小城里有一片湖,里面植了成片的荷,每到仲夏時節(jié),荷花盛開,這片湖便熱鬧起來,前來賞荷的人絡(luò)繹不絕。剛進六月,好友就迫不及待地相約,荷花開了,咱們一起去賞荷吧。此時正逢周末,我有大把的時間跟荷共度時光,怎能不去,我忙不迭地應(yīng)著,去,馬上去。遂掛了電話,驅(qū)車前往,一路的歡呼雀躍,仿佛是去見一個久別的好友,心中陡然生出無限歡喜。
六月的荷,綠肥紅瘦,大多的荷花還是半開的狀態(tài),它們羞澀地立在層層疊疊的荷葉間,猶如點睛之筆,讓湖面靈動豐盈起來。荷花不同于其他花,花開的時候,高調(diào)炫耀,似敲鑼打鼓般沸沸揚揚,唯恐旁人不知。荷開的時候,不吵不鬧,幾朵粉紅,幾朵雪白,錯落有致地倚著一池綠水,淺笑盈盈,如嫻靜的小姑娘,眼眸里盛滿清純美好,把優(yōu)雅之調(diào)演繹得淋漓盡致??春?,也不像看其他的花草,滿心滿肺都是熾熱的情愫,看荷,心會不自覺地變得安靜恬淡起來,平日里再多的浮躁都在荷的跟前悄然褪去。
小時候,我常跟著祖母去村外看荷,從春到秋。祖母愛荷,大抵跟她這輩子的生活處境有關(guān),祖母的娘家是地主,但她身上卻沒有好逸惡勞的習性,她嫁給我祖父后,更是終日勞動,沒有過上一天享福的日子。祖父家里窮,祖母要跟著她去隊里掙工分換口糧,但因為她成分不好,經(jīng)常被旁人欺負,即使是她的工分是隊里最高的,也換不來相應(yīng)的口糧,可祖母卻從未抱怨委屈過,她說,只當補償她父輩們的罪孽吧。后來祖父去世,祖母只身一人做牛做馬,挑起了一家人的生計,上侍公婆,下養(yǎng)兒女,苦熬了幾十年,才得圓滿,這些年里有多少辛酸,恐怕唯有祖母自己明白。
記憶里,祖母每逢遇到難跨的坎兒,她都會去荷塘邊小坐一會兒,我們很是疑惑,便問她緣由,祖母解釋說,看看荷就有繼續(xù)活下去的力氣了。她還說有些花草生在鄉(xiāng)野的泥土里,稍微抻抻胳膊動動腿,就能探出頭飽吸陽光,而荷花不同,她從淤泥里醒來,在黑暗冷水里拔節(jié)生長,還得化解著周身的戾氣,方才能探出頭,觸摸到陽光的溫暖,開出明媚的花朵,這種堅韌超越了任何花草。祖母每每說起這些話,眼角都會泛起淚花。
幼年的我未經(jīng)歷過生活的艱辛,自然無法體會到這些話里的含意,那時喜歡荷,只覺得荷花好看,蓮蓬鮮嫩,蓮藕脆甜,只是隨著年歲增長,閱盡千帆后,才愛它的品質(zhì)多于它的觀賞和食用價值。
我立在湖邊,看著那滿湖的荷,不由得涌出無限的敬意來,花也好,人也罷,在生命的長河里,誰都無法預(yù)料自己會遇見什么樣的逆境,但我們唯有拼盡全力,在泥濘里挺起腰桿,拿出不屈不撓的氣勢,才能讓生活絢麗多彩,才算不辜負生命一場,生而為人,當為夏荷。
□司德珍
版權(quán)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wǎng)獨家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或鏡像;授權(quán)轉(zhuǎn)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并保留"蘭州新聞網(wǎng)"的電頭。如本網(wǎng)轉(zhuǎn)載稿涉及版權(quán)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