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牽夢縈六盤山
今日六盤山(油畫)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边@種曠遠抒情的句子長期讓人心緒難平。因了毛澤東同志《清平樂·六盤山》這首詞,思緒時時在六盤山飛揚。
一個雨后的早晨,一路迎著夏日暖暖的風,去往六盤山??粗嚧巴夥壕G的山野,發(fā)黃的麥田,讓人興奮不已。沿312國道一路東行,路過紅色老區(qū)會寧,到處一派寧靜的田園風光,心里泛起一陣小小的激動。車行至寧夏隆德,出城不多一會兒便有青黛的六盤山已橫在眼前了。車過六盤山隧道在新舊路的交接處下了車,沿舊路負重前行,時正中午,一路頂著烈日走了好久,還在山腰徘徊,人已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心中還在著急寫生作畫,氣喘如牛地一步步往上走,過了一盤又一盤,在一個拐角的地方,六盤山的正面凸顯在眼前,雄偉的山體懾人魂魄 。
一路行走,一路感慨,心想,能引起毛澤東同志詩興大發(fā)的地方必有它的魅力所在,果然,來到這里便有一種博大的震撼力,天高云淡,青山巍巍,只見奇峰險峻,林木蔥蘢?!肚迤綐贰ちP山》所散發(fā)出來的具有無限穿透力的意境真實地出現(xiàn)在眼前。毛澤東同志興之所至,欣然命筆,成就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著名詞作。
歷史往往會有很多的巧合,當年成吉思汗征戰(zhàn)西夏國于六盤山麓,曾在這里駐營避暑,六盤山對他大志宏圖的實現(xiàn)有很多幫助 。毛澤東同志是熟知歷史上的,當他率領(lǐng)紅軍登上此山后,感慨于歷史,驚嘆于自然之造化 ,成詩于此。隨著時間地推移,也因為毛澤東同志的《清平樂·六盤山》這首詞讓更多的人知道了六盤山。
登上山頂,臨高俯瞰,一覽眾山小,眼前一派雄渾風光,令人心曠神怡。站在紅軍紀念亭前,正好將六盤山以東的地方盡收眼底,蒼蒼山體,茫茫云海,壯觀無比,于是站在亭前畫了第二幅寫生作品。
在這里,時間總是過得飛快,畫完畫,已是暮色蒼茫,一陣云飄過,雨珠劈面打來,讓人張皇,但很快又是彩云滿天。沿階梯小道登上吟詩臺,紅旗在晚風中獵獵作響,大山沉默無語,偌大的山上只我一人,呵,“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一切仿佛都在,卻看不到當年南飛的大雁,思緒飛近又飛遠。
據(jù)說,毛澤東同志就是在這里寫出了《清平樂·六盤山》的前身《長征謠》,“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同志們,屈指行程已二萬!同志們,屈指行程已二萬!六盤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風。今日得著長纓,同志們,何時縛住蒼龍?同志們,何時縛住蒼龍?”秋高氣爽,天高云淡,望著南去的大雁,屈指算來紅軍已行程二萬里路了,站在這高高的六盤山上,看紅旗漫卷西風,毛澤東同志難免生出復雜的心緒,何時縛住蒼龍?一字一句,似是感嘆,又像是叩問蒼天,讓人感慨萬端。
魂牽夢繞的六盤山啊,我是追尋歷史而來,踏著紅軍戰(zhàn)士走過的足跡,神思一次次被牽向了遙遠的過去,山風呼嘯,紅旗獵獵,山還是那山,地還是那地,依然還是天高云淡,卻無處尋覓吟詩的偉人。
紅軍過山的地方就在不遠的山口,如今樹木參天,那小路遮蓋在視線看不到的地方,夜幕降臨,一片蒼茫。
站在紅軍紀念亭前,放眼東望 ,壯觀的六盤山魅力依然。一條寬闊的高速公路穿山而過,公路上車水馬龍,一切顯出欣欣向榮的樣子。這里已不再是過去的“鹿盤山”了,一切都在改變,幾十年過去了,今日的六盤山已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旅游地,前來參觀拜謁、緬懷革命先烈的人絡(luò)繹不絕。
在這里,思緒總會被感染,心靈總會被凈化。聽,遠去的足音并未消逝,依然在時間的長河中悠悠回響,六盤山,歷史會永遠記住你的名字!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
夕陽下,我仿佛又聽見紅軍鐵流千里翻越六盤山凝重而激昂的腳步聲在向我們走來。
□王榮 文/圖
版權(quán)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wǎng)獨家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或鏡像;授權(quán)轉(zhuǎn)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并保留"蘭州新聞網(wǎng)"的電頭。如本網(wǎng)轉(zhuǎn)載稿涉及版權(quán)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