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見血 讓危害食品安全的人無路可走
先來看一個處罰結果:針對濟南大潤發(fā)省博店銷售發(fā)臭隔夜肉問題,濟南市市場監(jiān)管局立案調查后,8月28日下達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沒收該公司違法所得17944.18元,沒收相關肉品,罰款1371486.8元,責令改正違法行為。對5名相關經營管理人員罰款合計926552.95元。同時,將該店食品安全風險等級由A級調整為D級(最高級),納入重點監(jiān)管對象。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小馬飛刀告訴各位,8月16日,《新京報》刊發(fā)調查報道《大潤發(fā)超市特價肉之謎:有臭味的沖洗后上柜臺,變質的鉸餡灌香腸》,曝光了濟南大潤發(fā)省博店將隔夜肉、異味肉沖洗后特價銷售,變質肉鉸肉灌香腸的行為。報道一出,輿論嘩然?!缎戮﹫蟆返纳缯撝赋觯捍笮统械拈T店視食品安全如兒戲,在變質肉“物盡其用”方面玩心機,是對消費者知情權、生命健康權的侵害,也是對食品安全大格局的破壞。《經濟日報》的評論指出:如果企業(yè)不珍惜自己的品牌,不斷消耗消費者的信賴,很容易被消費者所拋棄。壞了口碑,企業(yè)要想走得長遠就難了。成就百年老店莫不如此,更何況是只有二十幾年的大潤發(fā)?《深圳特區(qū)報》的評論則指出:如果連食品安全這一最后的紅線都破了,自棄者天棄之,其注定是要自生自滅的。
現(xiàn)在,處罰結果出來了。不僅企業(yè)被罰款,相關經營管理人員也被罰款近百萬元,估計會肉痛一陣子。為什么要專門說到這一點呢?原因不復雜。在許多時候,就算企業(yè)損失再大,逼得老板要破產了,許多員工也無所謂,能撈一筆是一筆,大不了換個地方重新再來。
大多數(shù)情況下,食品安全問題并非難以解決的技術或經濟難題。只要從業(yè)人員秉持最基本的道德感,嚴格按照食材標準選取,保持基本的衛(wèi)生狀況,問題基本上是可以避免的。但是這種自律真的是講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加上違法成本低,維權成本高、法律震懾力不足、裁判尺度不統(tǒng)一、責任主體認定難等問題,導致一些人在食品安全和自身利益的權衡中偏向了后者。
沒有嚴格的監(jiān)管和執(zhí)法,很難形成強有力的震懾力。只有創(chuàng)新食品安全監(jiān)管懲處體制機制,嚴懲違法犯罪行為,才能強化對生產經營者的外部約束力,促進其內部管理能力穩(wěn)步提高。這雖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卻是強基固本之策??梢哉f,安全的食品也是“管”出來的,監(jiān)管人員既要恪盡職守、當好“守門員”,也要發(fā)動公眾積極參與、當好“監(jiān)督員”。對違法企業(yè)要做到“處罰到人”,財產罰、資格罰、行政處分、刑事處罰多拳組合,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主要負責人、其他直接責任人等相關人員都要進行相應的處罰,絕不出現(xiàn)“漏網之魚”。只有用法律手段,才讓經營者熟知一個原則,讓社會形成一種氛圍:讓危害食品安全的人無路可走。
小馬飛刀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