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見血 “2分錢爭執(zhí)”的背后 你看到的是什么?
先來看新聞:日前,廣東一名男子去銀行銷戶,余額里有2分錢,非要銀行找現(xiàn)金。僵持之下,銀行叫來了穿制服的人,但男子情緒一直比較穩(wěn)定,訴求也很簡單,就是要把這2分錢取現(xiàn),不接受轉賬。銀行表示可以給他1毛錢,男子卻堅持“多一分不要少一分不行”。
對此有評論指出:銷戶“2分錢爭執(zhí)”事件,看似微不足道,無意間卻反映出銀行業(yè)在服務管理和儲戶權益保護方面存在的問題,也讓人看到儲戶對權益的堅持與追求。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銀行與儲戶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都是平等的市場主體。在法律關系上,儲戶與銀行之間是儲蓄存款合同關系,雙方是平等的民事主體。但在現(xiàn)實中,由于銀行方面的壟斷和強勢,儲戶的利益被冒犯或侵害的情況屢有發(fā)生。
小馬飛刀告訴大家,數(shù)據顯示,近幾年銀行業(yè)消費投訴量是一直在攀升的。投訴重災區(qū)集中在兩個領域:一是個人貸款業(yè)務,二是信用卡業(yè)務。銀行業(yè)消費投訴大幅增長的根本原因在哪?從當前社會現(xiàn)實看,既有客戶方面的問題和銀行自身經營方面的問題,也有金融監(jiān)管方面的問題,是三者共同催化的結果。
舉個例子,很多人之所以把錢存到銀行,并不是存款利息可觀,而是存款的安全程度高?,F(xiàn)金放到家中可能會失竊,而將錢存入銀行的話,即便銀行卡失竊了,只要密碼不泄露,也不必擔心存款被竊取。但現(xiàn)實中,隨著網絡的發(fā)展和偽卡技術的更新,偽卡盜刷交易或者網絡盜刷交易時有發(fā)生。
怎么辦?我們看到,銀行承擔盜刷損失的判決越來越多。在銀行有能力和技術優(yōu)勢的背景下,其有責任維護金融安全,守護好百姓的錢袋子,而不是將先進技術用于賺取利潤,將風險留給對風險沒有識別能力和防范能力的儲戶。
銀行業(yè)消費投訴大增不是小事,更不是好事,銀行機構、金融監(jiān)管部門以及金融消費者都要認真審視這個問題,只有將消費投訴及時準確地處理好,才能消弭社會輿論對銀行的詬病,也才能從根本上讓廣大金融消費者對銀行服務滿意,最終凈化銀行業(yè)生態(tài)。
小馬飛刀最后想說的是,客戶把財富托付給銀行,是出于對銀行的信任,倘若一味“透支”客戶對銀行的信任,最終糊弄的一定是自己。
小馬飛刀
責任編輯:馬和相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