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聲音》十周年 情懷之外還需實力回歸
新一季《中國好聲音》如約在暑期與觀眾見面。十年間,歌唱選秀類綜藝節(jié)目由盛轉衰,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在近幾年都有點江郎才盡的味道。而《中國好聲音》憑借強大的導師陣容,始終在同類節(jié)目中占據著輿論關注的焦點。新近開播的《好聲音》迎來10歲生日,從目前播出的兩期節(jié)目內容可以看出,無論是歌手還是導師,都在極力強調“情懷”,而參選歌手們真正的實力,目前尚未比十年間的任何一季顯得驚艷。
新一季《中國好聲音》開啟了全新的“4+4”導師模式,即四位導師聯(lián)合四位導師助教,這是好聲音第十年的一個革新,呈現出不同時代的交融碰撞。這一季《中國好聲音》盡管首播恰逢奧運會,但由那英、汪峰、李榮浩和李克勤組成的導師陣容,仍舊成功登上熱搜,成為不少觀眾津津樂道的話題。同時,由吉克雋逸、吳莫愁、張碧晨和黃霄雲四個好聲音走出的歌手組成的助教團隊,也為“十年紀念”的人氣預熱提供了加持。
但不可回避的一點是,好聲音舞臺在近幾年一直遭遇“導師高光、歌手缺乏存在感”的狀況。不少觀眾因為導師才追看節(jié)目,歌手的表現不論是否優(yōu)異,在節(jié)目播出后不久,就會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與早期節(jié)目中特點個性鮮明的梁博、周深、吳莫愁等人相比,這幾年好聲音為華語樂壇提供的能令人印象深刻的歌手和創(chuàng)作人,數量與影響都呈現下降趨勢。
十周年的舞臺也是如此。在開播后的兩期節(jié)目中,有的歌手舞臺表現當場被指像周深或者某某學員,導師們有時也會特意強調這種相似性,并以此突出節(jié)目十年的“情懷”。但或許觀眾在這些年多如牛毛的選秀節(jié)目中已經被吊高了胃口,而本季歌手在表現力以及舞臺感染力等方面,雖然偶有亮點,但關注度與話題度均無法與多年前的盛況相提并論。
十年的時間里,歌唱類選秀節(jié)目就算整體水平沒有倒退,但在觀眾普遍提高的欣賞水準面前,終究還是要以實力來服人?!斑^耳難忘”才能抓住觀眾進而帶動整個市場的循環(huán)。
據《北京日報》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