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節(jié)檔好熱鬧 七部新片定檔大年初一
距離2023年春節(jié)檔正式啟動還有兩周,電影市場開始有了熱鬧的跡象,多部影片宣布進軍春節(jié)檔。截至昨日,已有7部電影確認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其中包括5部真人電影《流浪地球2》《滿江紅》《無名》《交換人生》《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以及2部動畫電影《熊出沒·伴我“熊芯”》和《深?!?。
春節(jié)檔多元類型齊聚 涵蓋科幻懸疑喜劇動畫
按照時間順序,最早宣布進入春節(jié)檔的是科幻題材電影《流浪地球2》。早在2020年11月,導演郭帆就宣布了《流浪地球2》拍攝計劃,宣布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據悉,《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傳,劇情將揭示“流浪地球計劃”提出的背景。
第二部定檔的是春節(jié)檔的老面孔。2022年11月24日,《熊出沒·伴我“熊芯”》正式宣布定檔2023年春節(jié)。2014年以來,“熊出沒”系列電影從未缺席春節(jié)檔(2020年除外)。
隨后一個月內再無影片定檔春節(jié)的消息。直到12月27日,張藝謀執(zhí)導新片《滿江紅》宣布定檔大年初一,有關2023年春節(jié)檔的話題才再被提起。
這是張藝謀執(zhí)導新片第二次進入春節(jié)檔。影片啟用雙男主沈騰、易烊千璽,講述岳飛死后四年、秦檜與金國會談之際,小兵張大與親兵營副統(tǒng)領孫均被裹挾進層層陰謀的故事。貓眼電影曾在金雞推介會上介紹稱,《滿江紅》是一部懸疑反轉電影,“多次反轉,和你以往看到的懸疑電影都不一樣”。
進入1月,更多影片陸續(xù)定檔,本屆春節(jié)檔陣容逐漸明朗。首先確認檔期的是兩部備受期待的“存貨”。
1月1日東方衛(wèi)視跨年晚會上,主演王一博宣布了《無名》定檔春節(jié)的消息?!稛o名》由程耳執(zhí)導,梁朝偉、王一博主演,是繼《中國醫(yī)生》《長津湖》后博納影業(yè)“中國勝利三部曲”最后一部作品。不過定檔后《無名》的宣發(fā)動作并不頻繁。除了1月5日下午官方微博辟謠表示“影片不是全片上海話”,該片尚未釋放其他信息或物料。
1月2日,動畫電影《深?!芬步K于確定了檔期。該片由《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導演田曉鵬執(zhí)導,制作時間長達7年。出品方光線傳媒出品的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姜子牙》曾在暑期檔和國慶檔收獲票房佳績,分別斬獲50億、16億票房,但這是光線傳媒的動畫電影首次春節(jié)檔。
1月3日,2023年春節(jié)檔迎來了喜劇電影《交換人生》。影片由雷佳音、張小斐、張宥浩主演,采用了意外換身、交換人生的劇情展開。相比前述幾部電影,目前《交換人生》貓眼和淘票票想看熱度并不高,但考慮到合家歡喜劇電影是春節(jié)檔剛需,影片也能獲得一定市場空間。
1月6日,鄧超、俞白眉執(zhí)導的《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官宣定檔大年初一。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國球史上“五虎將”一段由低谷到巔峰的精彩反擊故事,又為2023年春節(jié)檔增加了運動題材。
截至昨日,2023年春節(jié)檔已有7部新片定檔,類型涵蓋科幻、懸疑、動畫、喜劇、運動等。對比2022年春節(jié)檔片單,2023年的陣容給觀眾留下了更多選擇空間。
電影公司“扎堆”推新片 觀眾會回來嗎?
作為全年第一大檔期,春節(jié)檔是電影公司兵家必爭之地。從定檔的7部影片來看,已有多家頭部電影公司出現在出品方或聯(lián)合出品方行列。
貓眼專業(yè)版顯示,《流浪地球2》第一出品方為中國電影,《滿江紅》的出品方包括歡喜首映、貓眼微影等,《無名》的出品方包括上海博納文化、阿里影業(yè),《熊出沒·伴我“熊芯”》由華強方特、橫店影業(yè)等出品,《深?!酚晒饩€影業(yè)主投主控,《交換人生》背后是儒意影視?!吨袊古抑^地反擊》由恒業(yè)影業(yè)、愛奇藝等公司出品。
多家上市電影公司參與了不止一部新片。中國電影是《流浪地球2》的第一出品方,也在《滿江紅》和《熊出沒·伴我“熊芯”》出品方之列。光線傳媒主投發(fā)行《深海》,還參投了《滿江紅》和《交換人生》。萬達電影聯(lián)合出品《流浪地球2》,子公司萬達影視參與出品《熊出沒·伴我“熊芯”》。阿里影業(yè)參與出品《無名》《交換人生》,聯(lián)合出品《流浪地球2》,并通過東陽小宇宙聯(lián)合出品《熊出沒·伴我“熊芯”》。貓眼娛樂是《滿江紅》的出品方,也是《交換人生》的聯(lián)合出品方。華策影視則聯(lián)合出品了《流浪地球2》和《熊出沒·伴我“熊芯”》。
電影公司緊盯春節(jié)檔并不意外。一方面,長久沒有新片上映的電影公司需要票房收入以應對業(yè)績壓力。以本次拿出“存貨”《無名》和《深海》上映的博納影業(yè)和光線傳媒為例。兩家公司2022年三季度營收分別同比下滑46.59%和54.12%。
另一方面,疫情后票房向檔期集中的傾向越發(fā)明顯。貓眼研究院發(fā)布《2022年中國電影市場數據洞察》指出,2017年至2019年假日檔期占全年票房比例維持在20%左右,但這一數據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別為36%和32%。
檔期聚集了全年最多的觀眾,但這并不意味著觀影人次的提升。2022年春節(jié)檔觀影人次同比下降三分之一,而觀眾流失也成為2022年電影行業(yè)面臨的最嚴峻的問題。燈塔研究院發(fā)布的《2022年中國電影市場年度盤點報告》顯示,2022年觀影人次僅7.1億,而2019年觀影人次是17.28億;上座率僅5.8%,低于2020年的8.1%。
觀影人次流失背后的原因不止一條,但缺乏院線新片必定是主因之一。貓眼報告顯示,2020年至2022年全國新映影片數量均值379部,是2017年至2019年的74%,電影備案數量也有縮減;而新片斷供對于電影市場的影響,“表層是票房產量的下降、里層則是觀影習慣的培養(yǎng)被多次打斷”。
不過,伴隨疫情防控政策調整,電影院已經開始陸續(xù)上新。12月中旬《阿凡達:水之道》上映,目前內地票房已突破12億。隨后《想見你》《絕望主夫》陸續(xù)上映,元旦檔三天總票房達到5.5億。盡管和過去兩年的10億量級仍有較大差距,但相比于國慶檔之后僅有5.68億月票房的11月,已經有了較大程度的提升。
本報綜合消息
責任編輯:王旭偉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