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蘭州新聞網(wǎng)

首頁| 蘭州| 新聞| 政務| 房產(chǎn)| 旅游| 汽車| 教育| 財經(jīng)|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業(yè)| 企業(yè)| 蘭州日報| 蘭州晚報| 全媒體矩陣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新聞中心>甘肅新聞> 正文

【甘快看】新春走基層·走筆|夢想成真的力量

2025-01-23 18:42:21 智能朗讀:

2023年末,在甘肅積石山地震災區(qū)的救災帳篷里,一位撲閃著大眼睛的小女孩,在我的采訪本上畫下夢想中的家園:燦陽之下,有大大的房子、快樂的家人,還有種滿向日葵的花園。

??馬瑞琳在地震后畫的《未來的家》(資料照片)。本報記者 張玉潔 攝

新春前夕,我們又見面了。

“還記得我嗎?”“記得!”馬瑞琳眼神靈光,俏皮依舊。

時光倏爾。一年多前的地震情形還歷歷在目,家園已拔地而起,校舍也煥然一新。

夢想成真,美好之詞。更令人欣喜的是,涓滴澆灌愛的種子,已悄然萌發(fā)。

新建的家

“請開燈,請關燈……”

馬瑞琳帶我們走進新家,歡歡喜喜地展示起可以語音操控的吸頂燈。

燈光灑滿的房間,眼前是潔凈的墻面、塑鋼的窗框、軟包墻飾圍繞新炕。這些都是舊屋沒有的。

“新房怎么樣?”

“非常滿意,炕下裝了柜子,還能捉迷藏?!彼恍Γ垌W亮。

??馬瑞琳(右一)、馬瑞蘭(左一)坐在新家炕頭。本報記者 張玉潔 攝

一年多前的地震,發(fā)生在午夜時分。強震搖醒睡夢中的她,爸爸一把將她拽到院里?!皦ν崃耍T倒了,屋頂塌了一半。我有點懵,姐姐哭得撕心裂肺?!彼貞浀?。

高原,冬月,嚴寒。震后10分鐘,甘肅省抗震救災指揮部啟動應急預案。第二天,馬瑞琳就住進了救災帳篷。第四天晚上,一家人又搬進板房。

??馬瑞琳(左一)、馬瑞蘭(右一)在救災帳篷中(資料照片)。本報記者 張玉潔 攝

高李村共有603戶人,地震損毀的房屋超過1000間。人員得到安置后,災后重建工作快速開展。

馬瑞琳家是村民小組第一戶開始拆舊的。爺爺馬舍一布說,以前打完地基就開始壘磚,一震房子就毀了。“這次地基打了一米多深,十來平方米的房子打了六根構造柱,墻角也是鋼筋混凝土澆筑的,結實得很?!?/p>

為了讓群眾安居,黨和政府想了很多辦法。根據(jù)實際情況,安置有加固維修、原址重建、集中安置等不同方案,每戶補助從幾萬元到16.5萬元不等,還有十年期10萬元的貼息貸款。

“每一戶都安排了監(jiān)理,鋼筋什么型號、地基打多深、柱子怎么建,都有明確要求。”高李村黨支部書記馬自平說,為了確保房屋質量,要經(jīng)過基礎驗收、主體驗收等4道驗收,都合格后,才會把資金全部打給工程隊。

馬瑞琳家的新房是2024年國慶節(jié)交工的?!?0月1日也是我的生日,感覺自己很幸運。”她說。

??馬瑞琳近照。本報記者 張玉潔 攝

新房還未布置完畢,家具有舊有新,關于新家的美好暢想仍在繼續(xù)。

“希望新房里能有個大書桌,爸爸媽媽正在攢錢?!苯憬泷R瑞蘭說。

感恩的畫

兩姐妹就讀的積石山縣劉集鄉(xiāng)高李保安族春蕾小學,離家不遠。拿馬瑞琳的話來說,“跑一分鐘就到了?!?/p>

校長趙永林說,1997年,愛心人士捐建了當時全縣最好的教學樓。2015年,依托全面改薄項目,新教學樓得以翻建。新樓扛住了6.2級強震,經(jīng)維修加固,再度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整潔的教室。本報記者 張玉潔 攝

“我們是2024年4月20日搬回教室的。剛進去感覺教室非常非常大,坐了幾天感覺教室變小了?!瘪R瑞琳說。

感受來自對比。地震發(fā)生后,校園里很快搭建起板房教室。兩間板房打通成一間,和50多平方米的教室相比還是有些局促。但師生們精心布置了剪紙、繪畫等,不大的臨時用房倒也生機滿滿。

如今,校舍修葺一新,大大的玻璃窗分外明亮,空氣源熱泵機吹著暖風。能放課件也能看電影的電子白板最受學生喜歡,樓道里還安裝了數(shù)臺地震預警信息服務終端。

去年秋季學期,學校組織了地震演練。“以前演練孩子們有些鬧著玩,但這次演練特別認真。安排路線、吹哨打鈴、緊急避險、迅速撤離,2分鐘內所有學生都撤離到了操場?!壁w永林說。除了加強防震減災教育,學校在心理輔導、遠程課程方面也加大了力量。

??馬瑞琳(左二)聆聽校長關于假期的安排。本報記者 張玉潔 攝

在班主任馬云眼中,地震后,孩子們的學習狀態(tài)明顯比以前好了。“黨和國家、社會各界的幫助,孩子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孩子們都說要好好學習,長大之后報效祖國,都想當武警、醫(yī)生等。”

老師,是姐妹倆共同的夢想職業(yè)。姐姐想當語文老師,“想把知識傳遞給大家。”妹妹想當音樂老師給同學們教手勢舞,也想當能管人的班主任。

??馬瑞琳的滿分試卷。本報記者 張玉潔 攝

在教室的圖書角,我們看到一沓手抄報。一張色彩濃烈的畫從一眾素凈中脫穎而出——署名馬瑞琳。

橘紅色邊框,藍紫色背景,繽紛的彩虹,明黃的太陽和向日葵。粉紅的愛心里,寫著大大的兩個字:感恩。

??馬瑞琳繪制的手抄報。本報記者 張玉潔 攝

透明的心

一場地震,讓大山中的孩子們以一種未曾想過的方式與外面的世界產(chǎn)生了更多聯(lián)系。

尺子圓規(guī)水彩筆,衣服帽子棉拖鞋,一年多來捐贈不停。曾經(jīng)用罐頭瓶裝水的孩子們,都用上了造型可愛的防燙保溫杯。

??馬瑞琳與同學們走出考場。本報記者 張玉潔 攝

已攢下“優(yōu)秀學生”“學習榜樣之星”等8張獎狀的馬瑞琳有點“臭屁”地說 :“我們可是上過電視的大明星!”

??馬瑞琳的獎狀。本報記者 張玉潔 攝

那個下午,我們和兩個孩子坐在火爐旁,無所顧忌地暢聊著校園的趣事、成長的困惑,常常大笑,也偶爾沉重。那些心意相通的時刻,也讓告別童年許久的我們被遙相呼應的情感療愈著。

太陽下山的時候,我們帶著她們驅車前往鎮(zhèn)上的小賣部“大采購”。一路上,姐妹倆反復要求我們留下聯(lián)系方式,很認真地折好留有號碼的紙條。

兩個快樂的小人一直嘰嘰喳喳:“我一定不會忘了你”“我長大后會報答你”“我給你買按摩椅”……最夸張的一句是:“我給你養(yǎng)老?!?/p>

孩子們恐怕還未真正理解這些詞的意思,我們也顯然承受不起這樣分量沉重的話語。但一個細節(jié)讓我們確信,絲縷匯集的愛,已融于她們的心靈,孕育出一種柔軟卻堅韌的力量。

采訪中,兩姐妹反復提及她們在地震時結交的朋友。

“在帳篷里吃泡面的時候,我的武警朋友說他小時候家里窮,就期待過生日的時候能吃上泡面。我就想,以后給他買100包泡面?!瘪R瑞琳說。

相比調皮的妹妹,姐姐馬瑞蘭性格內斂。她很懊惱遺失了一位朋友的電話號碼,但一直保留著當時的禮物。

“記者姐姐,你想看嗎?”“好呀?!?/p>

沒想到,她竟然走向了每日隨身的書包,找出筆袋,小心翼翼地打開一層又一層包裹整齊的紙巾:一個紅旗配飾、一枚綠色肩章,躍然眼前。

??馬瑞蘭珍藏的禮物。本報記者 張玉潔 攝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張玉潔 任延昕

責任編輯:宗成賢

來源: 新華社客戶端

關閉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免费,婷婷五月天久久中文,亚欧无码vs在线观看,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国产